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教育园地>>学生时代>>〖思想时刻〗>>一笑而过

主题:一笑而过
发信人: liuxing198297(雪)
整理人: happyboy_xn(2003-01-11 11:22:22), 站内信件
斑竹,竹子的一种,坚韧有弹性;版主,美其名曰一版之主,主事抄刀之人。
记得一个朋友曾问过我:斑竹是什么?回答:在这儿斑竹就是版主,无数的版主成就了百里竹海。我们都笑了,一笑而过,但我总感到笑得不是那样的自然和灿烂。为什么?我很难回答,是不是其间搀杂了些许郁闷和悲哀呢?
猛抽着烟,我找到了答案。“斑竹,版主”是这两个名词颠覆了我固有的思维方式。暂且不去推敲文字的严肃性,也不考虑这种替代是否准确,作为名词,它们固有的概念和针对的对象,居然会让人产生疑惑和混淆,我们究竟是怎么了?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的思维方式,表达的语言方式是词和词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早已认可了的。这样想来,我取笑朋友问题的可笑就毫无可取之处了。很难想象,当一切事物失去了概念的约束,社会将会怎样!
当然,概念不会永恒不变,她会随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在网络世界里,许多新词汇的出现正是这样的产物,这样的出现是必然的,以其鲜明的特征而挥洒自如,这是时尚的浪尖,值得肯定和认同,但对于太个性化的“创意”,莫名其妙之流;对于让人很难接受和认同,感到不知所云的东东,我觉得有必要规范一下。
文字是人们表达意识情感的一种载体,首要的就是要让人能看懂,如果连这也失去了,我很怀疑这种“文学”的成活率。当我们品味着安妮宝贝的清凉,被亦舒的寒气所冷冻的时候,冷不丁的冒出一串让人苦思冥想的东西来,多么“有趣”的状况啊。
我不是一个保守的人,始终认为文学犹如商品,都有特定的消费群体,写手好比推销员,总是试图将这群体无限的扩大,恨不得让空气也不留一丝空隙。想做得最好,靠的就是语言,就是一个个词的拼排与整合。只有这些单个的词得到了人们普遍的推崇和认可,作者的意识和情感才有可能被植入。当你面对一篇充斥了太多“特定用语”的作品,当你感到自己将要“坐飞机”的时候,这作品的命运也许是被轻轻的折个角,静静的摆在一边了,我想这个时候它的市场也就消失了。
很不好意思的说,对于斑竹所指,最初我也是猜出来的,我想这样的遭遇不会是有限的几个,毕竟圈外的人还太多太多。这只是冰山一隅,网络世界里更富有色彩的品牌不胜枚举,有的甚至不堪一提。不论是必然或偶然,不论是约定或默契,我希望都可以走向主流,走向规范,形成一个人人都可以理解的概念。
君不见“整料”“好三”这等高深莫测的词语频现,君不见各不相干的东西在这儿也在揉合,我等井底之蛙只能笑笑,但真的可以一笑而过吗?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