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aulolovelok(十一和十三)
整理人: aaa234(2003-09-25 10:03:04), 站内信件
|
几乎看不出日历已经翻到了一个新的年代。为对苏联1979年12月入侵阿富汗进行制裁,卡特总统宣布对苏实施谷物禁运,结果CFTC宣布暂停谷物交易,美国谷物期货市场于1980年1月7日和8日停市。然而,全美各地的金银市场交易却热闹非凡,其热烈的场面与1月寒冷的天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COMEX金价上扬至创纪录的875美元/盎司,银价也高企至5035美元/盎司。
就在美联储于1979年10月开启了利率价值发现的闸门后不久,英国政府也不再对交易所进行控制,伦敦的金融期货市场发展之路也自此畅通,在随后的一个月,组建一个新的金融期货交易所的行动开始了。80年代头两年,人们一直都为能成立一个沿袭芝加哥的公开叫价模式的世界级金融期货交易所而兴奋不已。商业部的约翰·伯克希尔领头从事这项工作,1981—1985年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与期权交易所(the Lond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的主席一职就由他担任。在得到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祝福后的第三天——1982年9月30日,LIFFE开业了。开业时,可供交易的合约有英镑和欧洲美元,到12月1日,又有5个新合约上市。
1984年,期货业迈出了全球化的第一步,CME与SIMEX订立了相互对冲协议,实现了联网。虽然他们两家仍旧保持着各自独立的期货交易所和结算所,但他们就同一合约可以在其中一个交易所开仓而在另一个交易所平仓达成了一致。
在CBOT,突破常规交易时间的第一步是于1987年开始进行美国长期国债的夜间交易,该交易所也曾试探性地通过一个相互对冲系统与LIFFE联网,但未获成功。在与CBOT的协议破裂后,1988年LIFFE迅即开始发展其自己的盘后电子交易平台。
1987年9月,当CME和路透宣布他们将联合开发名为GLOBEX的电子交易平台时,他们也在宣示着期货市场的未来。而当时,还要再等将近五年,GLOBEX才能真正开通运行,对于那时的交易者,争论的焦点是究竟该保留公开叫价市场,还是该引入这个可怖的“黑匣子”。
1985年,纽约棉花交易所的金融期货交易分支机构——FINEX成立了。在其成立后的不到10年内,FINEX在都伯林设立了交易池,以满足欧洲对其金融产品的需求。
当然,股指期货是80年代期货业最重要的创新,但是,若没有1981年底结算方式的一个重要进步——由实物交割发展到现金结算,这一创新将难以兴旺发展。CME的欧洲美元合约在美国是第一个不是优先采取实物交割,而是采用现金结算的合约。在世界范围内最早采用现金结算的是悉尼期货交易所(Sydney Futures Exchange ),该交易所1980年即推出现金结算的美元合约,早于CME。
股指期货的飞速发展始于1982年2月24日,当时,KCBT推出了股指价值线期货(Value Line stock index)交易,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张股指期货合约。CME紧随其后,不久于4月21日推出了S&P 500指数期货。纽约期货交易所于5月6日推出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期货。直到20世纪结束时,这三个品种仍都保持着活跃的交易。
KCBT还是最早推出其自己的多种指数的“迷你型”合约的交易所,较CME和NYFE两个交易所早了十多年。迷你型价值线股票指数在1983年即开始了交易,但迷你型S&P 500 电子化交易合约(E-mini S&P 500)和迷你型NYSE综合指数合约直到1997、1998年才相继推出。
对期货业来说,1987年10月19日的股灾是一个分水岭。当时,股票市场创造了一个交易日内的跌幅之最,日下跌超过22%。起初,期货市场为此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受到了多方的指责,但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在对暴跌进行调查后认为,股票市场与股票衍生品之间有难以分割的联系。
1982年,CBOT启用了一处新的办公地,该处有3.2万平方英尺的场地供农产品交易,同时由金融交易接掌了位于拉萨利(LaSalle)大街的自1930年以来一直为谷物交易所占据的交易池。一年后,CME迁往了新的40层高的CME中心,CME中心的两座办公大楼由位于第10层处的两层交易大厅连为一体,交易大厅总面积达7万平方英尺。
80年代,期货期权获得了政府通行证,1982年,长期国债和糖期货期权首先登场。自30年代起被禁止的农产品期权,1984年得以开放。
80年代,期货商品的数量得到了极大发展,在这个10年,有89个新合约推出,仅比前130年所开发的合约总量少两个。十年内,美国期货期权交易量增加了两倍多,到1989年,交易量达到了32300万张;美国以外交易所的交易量增长了近10倍,到80年代末时,年交易量达到了18400万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