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白领一族>>
┣过╬白领生活┫
>>职场心态>>京沪穗白领年末跳槽全调查 (转)

主题:京沪穗白领年末跳槽全调查 (转)
发信人: dyso99(揭书人)
整理人: miumiuz(2003-01-11 00:04:18), 站内信件
                     京沪穗白领年末跳槽全调查 
                                                             南方日报
 
  每逢年底岁末,不少人都打起跳槽的主意,究其原因是人们对现有工作的诸多不满意。据对京沪穗三地调查显示--

  “薪水不高”成跳槽主因

  核心提示

  较高的薪水、光明的发展前景、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跳槽的原动力。最近,《北京青年报》和勺海调查公司联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职业收入高低”是促使人们跳槽和选择新职业的首要原因;超过一半的被访者发现跳槽后的新工作低于跳槽前的期望值;“拥有合理的竞争机制”和“德才兼备”的领导是员工对企业的最大希望。

  【跳槽次数】

  北京广州高于上海 

  参加工作以来,跳过1到2次槽的被访者占总体的46.5%,跳槽3到5次的占43.7%,少数被访者(占总体的9.8%)跳槽超过6次以上,现代人多次变换工作已是大势所趋。

  相对而言,北京和广州的被访者频繁跳槽的比例高于上海。京、沪、穗被访者跳槽6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1.4%、3.9%和13.8%。

  另外,31?35岁和36?40岁是跳槽频繁的两个年龄群体,跳槽6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8.7%和15.3%,高于其他被访年龄群体的选择比例。而20?25岁的被访者由于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缺乏工作经验,跳槽次数多在1至2次,比例为58.7%。 

  【跳槽原因】

  “薪水不高”是最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原来的工作“薪水不高”是人们跳槽的最主要原因,提及率为52.5%;48.0%的被访者是因为“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32.2%的被访者认为“原来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兴趣或专业”;28.3%的人因为“难以得到晋升的机会”而放弃原来的工作;1/4的人“不喜欢领导/老板的为人”。其他的因素如“工作压力太大”、“人际关系紧张”、“领导/老板对自己不够重视”也是跳槽的原因。

  超过六成的上海被访者跳槽的原因是不满意薪水,而北京被访者因“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而放弃原来工作的比例高于上海和广州被访者。此外,北京被访者因“不喜欢领导/老板的为人”、“领导/老板对自己不够重视”、“难以得到晋升的机会”等原因而放弃原来工作的比例也要高于上海和广州的被访者。

  调查结果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北京的被访者似乎“更有个性”,因为除了薪水这个选择工作的硬条件,他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要略高于其他两个城市。

  【工作要求】

  高收入与和谐人际并重 

  那么,被访者对新工作又寄予了什么样的期望呢?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职业所带来的收入”、“良好的同事关系”和“职业所提供的福利”是被访者在选择新的工作单位或职业时最看重的三个因素。

  这说明人们在选择新工作时除了将较高的收入作为不变的标准,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人情交往日趋冷淡的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感情的沟通和交流。而日常交往最为频繁的同事之间,良好的人际氛围不仅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处于工作重压下的都市人对感性生活的美好愿望。

  【跳槽结果】

  六成人对新工作不满意 

  调查结果显示,新工作并不总尽如人意。

  34.5%和5.5%的被访者对目前的工作感到“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即只有四成的被访者对目前的工作持肯定态度。32.4%的被访者感到“一般”,而感到“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分别占21.8%和5.9%。相对而言,北京被访者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高于上海和广州的被访者。

  六成调查者对新工作的满意度不高,“新工作所提供的薪水与自己的期望有较大的差距”仍是被访者提及的最主要原因,提及率为64.7%。另一个提及率较高的原因是“新工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有意思”,提及率为42.4%。 

  另外,“新工作的压力太大”、“新单位人际关系复杂”、“新工作与自己的兴趣不太符合”也是一些被访者对目前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原因。

  【理想月薪】

  本科月薪5000以上

  既然跳槽的起因和对跳槽结果的不满均来自收入问题,那么人们理想的工资待遇是多少呢?

  总体来看,大部分人的选择集中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具有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被访者月薪期望在5000元至8000元和800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0.6%和16.0%;大专文化程度的被访者对这两档月薪的期望值分别为10.9%和3.4%;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被访者对这两档高薪期望值的比例为4.1%和1.9%;初中文化被访者的选择率为0。

  相对于我们现有的生活水平,尽管北京、上海和广州在国内的经济发展处于前列,但如此高的月薪期望值与现实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对实际月薪与期望月薪的调查结果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只有21.6%的被访者认为实际月薪与期望月薪“比较相称”,2.1%的被访者认为“非常相称”,即不到1/4的人认为期望与现实基本相符。另外3/4的被访者均对实际月薪不同程度地感到不满意。

  既然是“期望月薪”,就必然存在着某种个人的主观因素,反映的是被访者一定的追求和向往。问题是如果个人期望与现实情况差距过大,就必然会造成人们对现实工作的不满,进而频频产生跳槽的欲望。

  【跳槽趋势】

  近2/3被访者会继续跳槽 

  近2/3的被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还会继续跳槽。北京和上海的被访者非常一致,两个城市表示还会跳槽的被访者比例都是70.1%,而广州被访者这一选择的比例为57.1%。另一方面,16.9%的北京被访者明确表示“不会”再跳槽,高于上海、广州被访者。

  在年龄组对比中,41岁至45岁的被访者中有18.0%的人明确表示“不会”再跳槽。而在20岁至25岁年龄群体中,对该项的选择比例为9.3%。在激烈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年龄将会“贬值”,如目前普遍存在于招聘广告中的“35岁现象”就是实例。因此,当到达一定的年龄后,跳槽的可能性会相对减少。 

  【目标企业】

  良好机制人尽其才 

  什么样的企业最能够留住人才呢?从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20.5%的被访者认为最能留住人才的企业,应该是“有一套合理的竞争机制,能够人尽其才”;19.3%的被访者认为“将员工置于最适合的岗位,以发挥他们的才能”的企业最能留住人才;16.9%的被访者选择了“给员工较高的薪水”;16.3%的被访者认为“制定合理的薪金制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很重要;选择“给员工高福利”和“能够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的被访者为15.6%和11.4%。 

  看来,尽管人们对企业提供的薪水很看重,但这并不是吸引人才惟一的灵丹妙药。拥有一套良好的竞争机制,让每个人在岗位上都能各尽其才并且有所发展,这才是员工最为看重的条件。况且一个企业也许现在看来名不见经传,但只要具有良好的运营体制,明朗的企业和个人发展前景则是不言而喻的。

  【领导形象】

  员工期望领导“德才兼备”

  每个员工都希望自己的企业是一个优秀的企业,企业的领导也是一位有能力的领导。那么,员工心目中优秀的领导是什么样的呢? 

  调查显示,18.0%的被访者心目中优秀的领导是“管理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凝聚力”;15.9%的人认为优秀的领导应该“为人正直、坦荡,待人宽厚”;15.6%的人认为“能为职工谋取更多的福利,不断提高员工收入”的领导是优秀领导的形象;14.5%的人选择“平等对待下属员工,处理纠纷一碗水端平”的领导;13.3%的人认为领导应该具有“高瞻远瞩,对事物具有准确的判断力”的能力;13.2%的人认为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领导才是优秀的领导;9.4%的人认为“业务能力强,工作中以身作则”的领导是优秀的标准。 

  可以看出,“德才兼备”是员工心目中优秀领导的形象。过硬的业务水平、正直的人品、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现代企业要求员工要具备综合素质,而员工也希望企业的领导者拥有较高的情商和智商,真正具有掌控大局的能力。

  【总结语】

  在跳槽中提高自己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管是出于对高薪的期望,还是想换个活法,对于那些跳槽者来说,优秀的人才流向更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是,工作成就的取得、薪水的增加都要靠脚踏实地的打拼和经验的长久积累。跳槽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在跳槽中如何使自己得到发展、得到提高。每换一次新的工作,都能让自己更接近心中成功的目标,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跳槽。从这个意义上说,您真的做好了跳槽的准备吗? 《北京青年报》供稿

  评说

  真正妨碍你的人是谁?

  据对今年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很多大学生并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因为那些工作他们不喜欢。

  不喜欢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三条:第一,嫌钱少,一个月2000元,怎么过呀?第二,嫌工作重要性不够,让我去做一个干事员?我得做有创造性的工作。第三,不喜欢或者看不起自己的老板,他值得我为之效力吗?有意思的是,很多企业在登招聘启事的时候,都明确表示要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好像对应届毕业生心有余悸。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最近几年的这些大学生全是独生子女,一个个跟李白似的,全是“天子呼来不上船”,不好伺候,怎么都得锤炼个两年,过了两年能当李白的就当李白去了,那属于“自己创业”,不能当李白的也就是知道有份工作干好了是本分。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人在年轻气盛的时候,多半儿是很难客观准确地对待自己。大抵男的都以为自己是未来的毕加索,成名以前的比尔?盖茨;但凡女的都以为自己是貂蝉转世或者是倾国倾城的西施。这时候,谁肯妥协?谁肯听别人的?于是,对待金钱的态度就是对待粪土的态度,对待领导的态度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则是想不干就不干--“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其实,我发现很多人之所以跟工作过不去,主要是因为他们心里对工作的指望太高。如果不是这样,就是工作环境不好,老板不重视人才,同事之间鹬蚌相争。

  为什么不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真正妨碍你实现梦想的到底是谁?说到底,并不是你的老板你的同事你的职位,而是你自己。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谁不愿意自己是诸葛亮?中国知识分子从古代开始就希望有重视自己价值的君主来礼贤下士。现在都讲究实力,你有实力,你表现出来给大家看看,谁不是一步一个脚印?

  我赞同那些为了梦想而忍受孤独寂寞贫穷清寒的人,比如说陶渊明,人家不为五斗米折腰就辞官回家了,日子不宽裕也不抱怨,反而还觉得其乐无穷,这叫什么?这叫与世无争。你要是做不到这么清高,就别抱怨。  



----
 宽带网络推广大使 NO.19
点击进入“宽带网络版”!
  
whitecollar  
欢迎来到白领一族~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