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青春无悔>>〖满天泛星〗 >>【别来情事 --.. net_badboy】>>独角戏

主题:独角戏
发信人: net_badboy(方肃∮四边水)
整理人: bennycyb(2002-12-26 15:44:20), 站内信件
    莎士比亚巨笔一挥,这个角色,就你来扮吧! 
甚至于剧本都没有匆匆一瞥,我慌张的来到了这个叫做人生的舞台。这是个什么角色呢? 
----题记 


    人生角色提早的客串,不知是否给我留下一生的遗憾。 
    一直以来,就把自己定位在高高在上的,冷冷的旁观者。给予别人的,仅仅是冷嘲,热讽,无情的指责。这种性格,也许自小就养成啦。特别敏感,乖僻的我,自小就心觉没有骄人之处,即使是成绩,我仅当它是一个易碎的肥皂泡,只要我一松开紧绷的思想之弦,它随时都可能随分风而去。当别人处在爹娇欢快的童年之时,我却早早的,小心翼翼的封住了自己的心灵。我定位自己的角色,舞台是别人的,我只是台下一个或随波浊流,人云亦云,或指指戳戳,台下的高见者。就在那个处处表现自己,完善自己的年龄里,我却扮演了旁观者的角色。 
    谁也没意识到这是我自己亲手摘下的苦果。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便以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我在饭桌上大谈饭菜的缺油少盐,善良的父母仅当是我学习疲倦后的宣泄;我在课间特谈什么世风日下,友好的同学仅当是我愤世疾俗的侠肠柔骨。走在大街上,感受着时尚的男男女女擦肩而过,他们是特有的一道风景,而我只是匆匆的看客。讲台上,同学们的慷慨激昂,或成为赞许或成为指责的材料。我从来没有想要溶入到他们中的激情,只愿默默的,安份的做我的看客。 
    一个人的时间比较多,使我惯于思考,也使我有了独特的领悟力。最让我骄傲的是语文课。当老师带领我们畅游糖诗宋词的博大精深中,我常常冒出的体念,让老师激动不已,欣慰的视我为知己。我习惯了这种角色,而当有一天,命运突然开了小差,把我的角色换了一下。我束手无策,诚惶诚恐,我蔫啦。第一次驻足在曾千百次走过的讲台,感受着被台下众人盯着的场景,我脑中一片空白。我瞠目结舌,语无伦次。灰溜溜的,在同学失望的鼓舞声中下了讲台。 
    仅仅是上帝的一个小小幽默,我却脆懦的不堪一击。总认为生活是严肃的,只有当空气窒息得无法流动时,无奈的幽默才挺身而出,打破这份窒息。它总是在这种尴尬的场合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也许不是那个玩笑,我早就成了“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评价家。它成为我抹涂不了的阴影,时时萦绕着我,如毒蛇一般。患得患失的我整天坐立不安。 
    直到有一天,我鼓起勇气,对着镜子朝自己吼,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是这样的。我以为自己会做得更好,我以为会干得令自己满意,只要我愿意。思维的中断让我想到了阿Q的破毡帽,阿Q的疮疤。是吗?是吗?是越是痛处越不敢提?是我在逃避自己,明知自己的无能,却要小心,细细的包裹那一点就破的外衣?是我不敢正视自己,把自己推向人生的舞台,而甘愿做生活的配角。从来,我不知道什么叫争取,我认定的是淡泊。一切缘来缘去皆由时间定夺。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事过境迁,往事如烟。当室友眉飞色舞论及自己的中学时代时,我反省自己,我的童年做了什么,我的中学时代在哪里?仅仅是那一堆如山的参考书,还是那几个日益生疏的脸庞?我变得散漫了,我发现以前的我太累。为了保持别人心目中我的形象,我小心谨慎的守卫着易脆的外套。我得到了什么?一切都在时间的冲淡下变得那么渺小无力。现在的我,就连旁观的勇气都没啦。只想一个人,静静的,淡淡的,带着流浪的心,去看枯藤老树昏鸦,去看小桥流水人家,作一个孤独的流浪者。 
    有人说,当流浪成为习惯,便没有一幢建筑能容得下他。 




----
     水玲珑居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