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msz(宝哥)
整理人: shee102(2002-12-21 10:05:21), 站内信件
|
明天又要出发:莆田---》泉州---》厦门---》北京---》厦门---》福州。
照行程安排,今年的圣旦节恐怕是在厦门过了。哪天我会做什么呢?回93高龄的外婆家拉呱?还是去79岁的姑妈家探望?是找阿弟喝酒?还是到阿丽姐家吃饭?是到女儿干爹家泡茶?还是上阿兰妹家玩牌?
可能我谁家都不想去,因为去了这家,没到那家。肯定不行,也许脚还没迈出厦门岛,这头的电话就追到福州去了,父母大人肯定会听到这样声音:“为什么到了厦门,不到我这里?是嫌家里脏啦、还是嫌我穷?不走不亲知道吗!”
这话我都听厌了。从小到大不知听到多少回,害的父母常叮嘱我“到厦门,要嘛一家家都给我走到,要不就一家也别去,听到了吗?”
是啊,虽说惠安是我祖家,但厦门,却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因为从爷爷外公那辈起,就随船在此安家。那里有我众多的亲戚朋友。
厦门港、九条巷据说从祖家随船迁移在此的人就有近三千多户。
小时候我住外婆家,那幢楼虽只有七层,但楼层有四米多高,楼外面是水泥浇注的,中间有个很大的天井,给我的感觉这房跟炮楼似的。房间内是木板隔断的。谁家大人小孩在房间里对着马桶撒尿“叮叮咚咚”的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整幢楼大约住有十来户人家。记得我最喜欢走那楼梯,长长的很跿、因为是木头做的走起来一步“一咚一咚”的很过瘾。楼底是家一天到晚“咔嚓咔嚓”不停的生产扑克牌的红旗印刷厂,成天都能兴奋着闻到浓浓的油墨香味。
外婆家里,住着包括舅舅大姨两大家十六个人,两间大房让人隔成四间小屋。大人小孩挤在一块热闹的不得了。吃饭得分两次吃,等大人吃好了,孩子们才能上桌。外婆总是等所有人都吃饱了,才端着碗筷捡些剩饭剩菜,吃上两口。
冬天,晚上三四个兄弟挤在一张床上,等天亮时总会发现有人在床上,也不知是被谁踢的。害的家里大人气的又打又骂,哈哈好玩。
夏天,是我们最兴奋的季节。每到傍晚,家里就会齐齐爬上楼顶凉台,洒水降温然、搬椅抬桌在那纳凉吃饭。直到星星闪烁月牙儿高悬,这才一齐动手抬走桌椅。
此时这里就是孩子们的天下,只见一个个抱着席子、竹席辅在天台上。然后十来个兄弟姐妹凑在聚在一起,看着隔海的灯光斑澜的鼓浪屿,望着天顶繁星月娘、睁着眼睛听着姐姐们说的古早的故事、捂着耳朵听着哥哥们讲鬼的故事、、
沿着一条二米多宽的小巷往前走约十来米。就到水仙路,出了路口离轮渡码头就只有二百米距离,抬头望去对面就是鹭江大厦。
记得那时我们老是盼着大姨夫出海回来,因为只要他一回家,立即就拉着一长串(十来个)孩子去楼下一家“花生奶店”(鹭江大厦对面)。喝着香香的“花生奶”(拨去皮,煮的烂烂的花生汤),嚼着“浸枣”(北方那头叫“驴蛋”的东西),大姨夫老爱裂着嘴,开心的围着桌子转来转去,看着狼吐虎吞的孩子们,笑了:“甲甲,不够再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