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mj796fd(smj)
整理人: jackneng01(2003-01-13 11:54:38), 站内信件
|
磁浮墊?聽起來很高科技的感覺,其實原理很簡單,管他是造價高昂的磁浮列車還是我們要製作的簡易磁浮墊,都是應用小學自然課學到的「磁鐵同極互斥,不同極相吸」的原理。磁浮墊有什麼好處呢?
理論上磁浮墊可以將所承載的器材懸浮在空中,完全隔絕外來的震動,使音響聲音更好。接下來便是在下製作簡易磁浮墊的方式與過程,請諸位網友文字與照片搭配著看…
準備的材料:
1、約10mm厚(或以上)的電木板或壓克力板兩塊,大小請依照所要承載的器材決定,最好大於器材的底部。電木板顏色難看但是比較好施工;壓克力質感高貴但是施工不慎會裂掉。(必須誠實的是:在下用電木是因為….我有一堆,但是髒髒舊舊的,不甚美觀之處請諸位網友包涵)
2、釹鐵硼磁鐵數十顆(視承載重量而定,)。
3、13.5mm的鑽頭。
4、鑽床或是電鑽。
5、長的螺絲四根(直徑大小不拘,長度大約60mm),與所需的螺母、墊片。
6、雜七雜八的工具。
圖說:醜醜的電木板與拉理拉雜的工具。或許沒有高價進口貨的美觀,但功能絲毫不遜!
在開工之前必須先說明幾個概念與重點,在這個製作中是將兩塊大小相同的電木板疊起來,在對應的位置裝上釹鐵硼磁鐵,利用同極相斥的原理將上面的那塊電木板”撐”起來,換句話說就是浮在半空中。
OK!磁浮墊雖然理論上可以完全靠著磁力而懸浮,但是實際上卻不太可能—至少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是如此,因為上面的那塊電木板絕對不會乖乖的停在那裡,它一定會朝著斥力最小的地方滑過去,不信的話你可以將兩顆釹鐵硼磁鐵北極對北極的上下堆疊,看看上面那一顆會不會靜止不動的停在浮在那兒,再說一次:絕對不可能!!
所以我們必須用點小道具限制住上面的那塊電木板,讓他不會左右前後的亂跑,在下用簡單的腦筋所想出來的辦法就是底板鎖著四根長長的螺絲,利用這四根螺絲讓上面這塊電木板輕輕的靠著,如此一來便達到固定上板的目的,同時又兼顧上板與固定工具之堅最小接觸面積的好處。拉理拉雜地說完了,聽不懂的話….只好叫吳皇出面磕頭謝罪:P現在簡易磁浮墊正式開工!
Step 1:
先在一塊電木板上畫好線,定出要挖洞塞磁鐵的點與四個角落的固定點。然後將兩塊電木板疊起來,邊對邊對齊後想辦法固定起來(在下是用膠帶綑綁法)。
圖說:先在板子上畫線、定點。
Step2:
先在四個角落的定位點鑽洞,大小與螺絲的直徑相當即可。鑽完後用四根螺絲把兩塊板子緊緊的鎖在一起,一定要夠牢固,因為接下來要鑽塞磁鐵的洞,上下孔位要在同一個位置才行。
圖說:四個角落的定位點鑽好,將兩塊電木板鎖在一起。
這是將兩塊電木板鎖在一起的特寫。
Step3:
鑽好所有要塞磁鐵的孔,鑽的技巧是先用小的鑽頭鑽(建議從3mm開始),再換粗一點的,最後才用13.5mm的鑽頭鑽,如此可以避免電木板的破裂。
鑽塞磁鐵的洞,記得先用小的鑽頭,再逐步換成大的鑽頭。
Step4:
鑽完後將四根螺絲鬆開,將上板四個定位孔的孔徑鑽大一些,其目的是不要讓上板與定位的螺絲卡的太緊而失去懸浮的意義。之後便將磁鐵塞入鑽好的洞中,若是無法塞入的話就用鑽頭稍微擴孔一下,記得千萬別把洞擴的太大,萬一您的挖的洞大的讓磁鐵可以自由穿越的話,那就放棄這一個洞吧!!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塞磁鐵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磁鐵的極性,千萬別同一塊板子有的磁鐵N極向上,有的S極向上,同時兩塊板子面對面的那一面,也一定要所有的磁鐵都是同一個極性.....
圖說:小心的塞入釹鐵硼磁鐵。
圖說:將釹鐵硼磁鐵塞入後的特寫。
Step5:
將四根定位螺絲鎖在下板,再將上板蓋上,基本上就完成了。諸位可以看到上板真的是懸浮著的,唯一的四個接觸點就是與那四根螺絲,而且是非常的小!所以應該可以視為懸浮!如果要增加浮力我們可以在原來的磁鐵上面多疊幾顆,增強磁力即可;至於水平的調整也大概是如此,看那邊重就在哪邊加磁鐵。
將上板的四個螺絲定位孔對準底板的四根螺絲蓋上,完工囉!!
磁浮墊的懸浮實景,底板每一個磁鐵位置都是兩顆磁鐵,上板則是一顆。
自製釹鐵硼磁鐵磁浮墊的懸浮特寫。
加上10Kg的啞鈴進行重量測試。
在磁浮墊的使用上個人有個小小的心得提供給大家參考,就是我自製的釹鐵硼磁浮墊適合拿來墊擴大機而不適合墊CD Player(或是LP 唱盤)!前者用了磁浮墊之後聲音有正面的進步,而後者似乎是缺點多於優點,在下不知道原因為何?有可能是這個磁浮墊做的不夠好;也有可能是質量過小磁浮墊不適合擺放會轉動的音響器材。總之,這個粗糙的簡易磁浮墊DIY希望大家不嫌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