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动漫图酷>>○ 风景名胜>>〖人文风景〗>>【本土风情】>>[转载]:福建汀江——天下客家第一江

主题:[转载]:福建汀江——天下客家第一江
发信人: lyl0753(10号~汗牛冲动)
整理人: buliao1120(2003-10-27 11:32:14), 站内信件
★原文转载自Hakka版lyl0753的《福建汀江——天下客家第一江》★
  长汀——汀江上游的璀璨明珠

  汀江,发源于闽西长汀与宁化交界的赖家山,全长285公里。它和闽江、九龙江、晋江并称为福建"四大江"。闽江、九龙江和晋江都是自西向东注入东海,唯独汀江由北向南而去,穿过福建闽西流入广东境内,与梅江汇合成为韩江奔腾流入南海。
  汀江流域富饶美丽,江流大部分在客家祖地汀州府境内。汀江流域是福建省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汀江为客家的母亲河,素有"天下客家第一江"之美称。
  汀江是闽西最大的河流,上游流经林木葱茏的深山峡谷,一路上汇集山泉、小溪,在崇山峻岭中回环曲折,汇成大川奔流南下。汀江两岸风光无限,有水深莫测、波光粼粼的龙潭;有白云飘渺、青竹苍翠的卧龙山;有烟霞丹照、古寺钟悠的朝斗岩;还有官坊的奇妙溶洞、河田的天然温泉、归龙山国家森林保护区和莲花湖等,风景名胜美不胜收。

碧绿的汀江
  古府长汀是镶嵌在汀江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长汀是历史上的汀州故地,为闽粤赣三省的古道枢纽和边陲要冲。长汀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自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汀州至清末,长汀均是州、郡、路、府的治所,是历代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城垣壮丽,风光无限,物产丰富,文化发达,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悠久的历史给长汀留下了众多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巍峨耸立的唐代城楼三元阁,唐大历四年(769年)修建的古城墙,宏伟壮观的明清汀州试院,独特罕见的唐宋"双阴塔",气势恢宏的汀州府文庙,历经千年的唐代双柏,以及成片的唐宋以来的传统古街民居等,让人们尽情领略汀州古城的历史风采。
  长汀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红军的故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长汀县城是毛泽东亲自缔造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唯一的苏区市kk汀州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长汀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革命史迹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有当年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入闽的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辛耕别墅;有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四军在这里成立的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kk长汀县革命委员会的旧址云镶阁;有中央苏区第一个为红军服务的医院kk福音医院。在革命战争年代里,长汀有2万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有6600多名烈士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长汀,曾有过辉煌灿烂的历史;今天,它更加焕发出现代文明的风采。长汀县委、县政府为振兴长汀经济,提出了"农业立县,工业强县,三产富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勤俭建县"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河田鸡、轻纺针织两大重点产业,烟、果、竹、旅游四大基础产业和食品加工、矿产开发、水产养殖等三大开发性产业。长汀河田鸡有"世界名鸡"之称,现已形成以河田鸡公司为龙头,带动千家万户饲养的模式,年饲养规模达800万只;轻纺工业的针织机已发展近5000台,年内可实现"万台针织机"目标;年产600吨氧化稀土生产线,填补了省内空白,今年生产规模可达2000吨。
  几年来,长汀县的城乡面貌发生巨变。昔日的交通瓶颈松毛岭、牛岭,开凿了隧道,"天堑"变通途;以往水土流失严重的河田镇的光山秃岭,如今经过治理,披上了崭新的绿装;城市建设迈大步,电力大厦、防汛大厦、烟草大厦、闽赣商业城等一座座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长汀工业开发区厂房林立,成为新的工业中心。古城长汀,正以矫健的步伐,昂首迈向辉煌灿烂的明天。

汀江源头龙门


汀江上游景色


客家母亲河——汀江夕照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