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ly-bluesky(素面朝天)
整理人: gzcop(2003-06-19 05:46:42), 站内信件
|
过了几日,菜蒸居的处罚决定就下来了,想不到决定里把那个按招待费征收的帮困资金也免了,也许是因为赵甲在那里当局长吧。李四不禁想起了去年的这个时候。。。。。。
去年也是这样初冬的季节,收到菜蒸局要来检查的通知后,赵甲要李四晚上留下来加班。前些日子赵正好向菜蒸局打了个报告,要求解决专项经费。这次检查也许事关重大,赵局长居然亲自留下来陪李四加班,赵甲也是学财务出身,他知道这一次必须做到滴水不漏,万无一失,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做帐,让条条拨下来的经费统统蒸发。这让李四感到头皮发麻,抿了抿嘴唇,试图说服赵局长放弃做假的打算。但是赵局长已经开始亲自动手拆一月份的凭证了,箭在弦上,看样子李四非做不可。李四有李四的原则,李四的底线是不做假帐,李四迫不得已,说出了一件事,上回来检查,赵局长也要求李四做一份假帐,李四对于领导的意图,是将不在君旁,君命有所不受,涉及到假帐的事并没有做,仍然应付了检查。赵局长听李四这么一说,想了一会才说,你真有把握的话那就不做了。李四松了一口气,要重新把凭证拆开来,再做过,简直是要李四的命。只要不是真出事,来查帐的谁会主动去得罪冒号呢?还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四赌的只是这一点,其实李四这一次也没把握。
回到家里,李四后悔把那件事给说出来,明白自己犯了一个大忌,这种事自己知道就行,告诉领导,不管自己对不对,在领导眼里就是“阳奉阴违”。难怪第二天他就要李四把有关的帐簿给他过目。
做会计这一行也有几个年头了,李四的底线是不做假帐,但是报表不得已时亦会服从领导意图,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有次开年会时,一位同行说,会计不过是做帐的工具,李四深有同感。现实中会计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对等,没有独立的监督权,会计的人事、晋升等却掌握在领导手中,李四只能做到清者自清。清者自清?李四冷笑一声,李四不做假帐,但是李四不能保证每一张票据背后的真实性,而李四在程序上的真实,真的就代表了帐的真实性了吗?想起朱为国家会计学院题写的校训是“不做假账”,李四就觉得悲从中来,不做假账是一个会计从业人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与要求,有谁见过哪所大学的校训会是“好好学习”?堂堂一国之总理要把这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加以强调放到彰显的地位,假账泛滥到何种程度?仅仅去规范会计从业人员能从根本上杜绝假帐吗?
李四萌生过不做会计这岗位,也以开玩笑的口吻向赵甲表示过,但工作不是你想不做就能不做的。别看平时赵甲也经常和下属开开玩笑,李四甚至可以狠狠地拿他开涮一番,但是真遇到麻烦时,有哪个领导会顾及下属?甚至还不是一样拿下属当炮灰?李四不能不固守自己的底线。局里共有三位冒号,还有仨退居二线的,终日里迟来早归。三位冒号各有特点,赵甲在某些方面是个出色的领导,工作能让下属放手去做很少干预,这一点让李四欣赏。“老二”钱乙是个温和派,却喜欢搬弄是非,今儿个在李四面前说张三不行,明儿个在张三面前又说王五的能力有限,终有一日平日彬彬有礼的王五为工作之事和钱乙争执时忍不住把这事晾了出来,从此钱乙倒也收敛了不少。至于“老三”孙丙,不提也罢,披着一件羊皮的狼而已,李四从前辈那里也听说过他以前的劣迹,平日里若没什么事李四便懒得搭理他。心里厌恶一个人,表面却要装做一副喜欢与奉承的样子,李四总是学不会世故。让李四想不到的是赵、钱调走之后,孙已实际掌握了整个局的运作,对业务不熟悉的新任局长被架了个半空,当然这是后话。
----
既然不能哭泣,那就只有微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