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lap(canens)
整理人: aaa234(2003-10-08 06:45:50), 站内信件
|
在日前由中国商业联合会、香港利丰集团联合主办的中国流通现代化高级论坛上,著
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流通组织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架构,目前,我国流通组织的发展远远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会成为大规模重组的障碍。
吴敬琏教授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把生产的总成本划分为转型成
本和交易成本两个部分。目前我国内地的情况是,转型成本,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变
换的成本很低,但交易成本却很高。使得它们与境外企业比较,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交易成本高有多种原因,比如说,制度不健全、规则不透明、诚信状况不好等等。但
其中还有一个不能否认的重要原因是,我国的中介组织发展不足,不能为生产提供高素质
的中介服务,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批发零售商业、职业律师行、注册会计师事务
所等等。
中国具有极其优越的低转型成本优势,几乎无人怀疑21世纪中国将是世界最大的制造
业基地。吴敬琏不无忧虑地说,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本土企业单靠这种优势就能抵抗境外
企业的竞争。因为境外企业同样可以利用这种低转型成本优势,在中国设厂加工,如果我
国企业不能解决过高的交易成本而失去总成本的优势,就不可避免地在竞争中败北。目前
,境外企业正在进行全球布局,一些企业已经或将要把制造业本部乃至大区总部移到中国
来,对产业进行重组和布局。据说家电业已完成布局,汽车业也在进行,当这些境外企业
依靠本身的良好制度安排和经营环境,作好了技术和组织准备并发起进攻时,我担心我们
的一部分企业是抵挡不住的。
随着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流动效率大大提高,并极大地降低了社会总成本,这
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大规模产业重组的支柱。吴敬琏说,我国流通效率的相对低下,必然会
成为大规模重组、提高竞争力的障碍。如何加快发展流通业,提高流通效率,吴敬琏教授
开出几剂“药方”:一是逐步放宽对非国有经济的准人限制,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对外贸易
、金融、保险等行业;二是为商业组织营造透明的法制环境;三是商业界也要根据不同行
业的要求进行制度建设,并提高自身素质;四是要有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监管框
架。
《市场报》 (2002年12月06日第一版)
----
竹忆 缺陷美 笑忘阁 省略号 朵瑜的窝 开不了口 阳光茶座 午夜收音机 心韵梧桐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