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oyce_85(雪地脚印)
整理人: lczuknow(2002-12-01 10:41:00), 站内信件
|
我们中学只有3个音乐老师,负责初高中部6个年级所有班级每星期一次的音乐课和管乐团还有合唱队的所有表演。练老师是我初中3年的音乐老师。也是3个老师中最年轻的老师。
练老师有美丽的姓氏,样子其实也应该是美丽,只是稍微有点中年发福的痕迹,略微丰满些。皮肤白析,眼睛漆黑,嘴唇微微张着,总觉得有点欲言又止。她笑起来应该是好看的,但她很少说话,很少笑。衣饰朴素。让我有错觉以为结婚数年的女人都会象她那样,不注意修饰自己。
我初中的所有音乐课都是她负责的。象所有学校的学生一样,我们不怎么重视次科的课,毕竟我们不是读音乐的,学校其实也不重视,所以过关分数也不怎么要求。于是上音乐课我们很放肆。在非常设备齐全的音乐室小声说话,睡觉,做作业,看小说。要多不专心有多不专心。音乐课几乎成为我们最放松的课。练老师是那种声音柔柔的,说不咸不淡的广东话,说话没有半点份量的老师,她对我们唯一严厉的是音乐课一定要带音乐课本。究竟不带有什么后果,这个我忘了。反正这点我们都做到了,所以音乐课前,兵慌马乱到隔壁班借书。
可能她也意识她的学生都不认真,所以她上课也不怎么认真负责。除了真的太乱她偶然发发威之外,大部份时候她都听之任之让我们在课堂里为非作歹。练老师跟其他2个音乐老师不同,她不受学生喜欢。因为她很少说话,很少笑,也不跟学生亲近。教学态度比较懒散和任务式。她负责学校的合唱队,但学生都不放她在眼内。有一次,因为她不断要求重唱,那时候有个初三的学姐出言顶撞她,把她弄得当场哭了。女人的眼泪有时候有它的有效之处,之后数天合唱队的人就变得比较听话了。
我一直跟这个老师没有什么近距离的接触,我本来就不是主动亲近老师的人,而且她不讨学生喜欢。只是有一个国庆假期,我和妈妈跟团去桂林。正幻想这次旅行社派出的全陪导游会是一个怎样的帅哥,却赫然发现她以全陪导游的身份登上我们的旅游车了。她在学校不是一个及格的老师,在旅途上也不是一个及格的导游。依然很少说话,也不会象其他导游一样在车上带动气氛。除了必要的景点介绍,大部份时间她都是沉默的坐在车的最前面。她那时应该没有认出我是她的学生,她那么多学生,又教得那么漫不经心。整一程我都没有跟她说过话。游漓江的时候,她坐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她依然沉默,失神的看着江面很长时间。在公共场所独自静处时,我有观察身边人的言行举止从而臆测他们的经历和过去的习惯。那一刻,我感觉她眼神里的寂寞空洞。但那时我不懂。我以为婚姻保障所有幸福。更何况她在我眼里有工作有婚姻不用为学业烦恼,生活不应该有惆怅。那时候的我,以为惆怅烦恼只属于那个年纪的我们。
最后在桂林飞回广州的夜机里,她刚好坐在我和妈妈的身边。那是我第一次搭夜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耳朵刺痛得厉害。她说起她的耳朵损伤过,所以搭飞机总会很痛。又和妈妈比着手上的绿玉镯子。我觉得带玉镯子的人不应该是她这个年纪的人。带玉镯子的人多少是有点有故事之后求点心安的因由。再后来她和妈妈说话,我没有再听下去了。或者我根本是忘了。回到学校里,偶然会碰到,她应该认出我了,有点尴尬神情,我只能装不认识象对待别的老师一样,打声招呼微笑一下就过去了。高中之后,我们再没有接触了。
出国以后,从别处听说她跟我们学校的一个体育老师好了,各自离婚再重新结合。吃惊得紧。她是学校里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沉默寡言。从来不会想象她是惊天动地的故事里的主角。可以想象在我们那所严谨古板又死要面子的学校里会经历到多少波折和闲言碎语。在这个世俗的社会里,在似乎黑白分明的道德观念里,在我那个一丁点事就弄得全城皆知的小城市里,我知道她是不容易的。她给我的感觉是个对生活失去所有热情的人,甚至作为一个音乐工作者,丧失对本行业的热诚。做什么都漫不经心。笑容冷淡。虽然我不赞成这种踩在玻璃碎片上建立起来的幸福,但重新忆起她那寂寞空洞的眼神,我觉得她终于找回自己了。
于是奋不顾身孤注一掷。
安妮说的,为了遵循心里的声音生活,我们曾为此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 我的梦想在路途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