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围城内外>>【妙文转载】>>【作者ID开头为:k-o】>>人生如茶(转)

主题:人生如茶(转)
发信人: linerbaby1973(闻香品茗)
整理人: linerbaby1973(2002-11-27 16:34:21), 站内信件

 题记:
 上周六因看了茶友关于“无我茶会”的消息,于是拽了先生和我一道去看。 在茶版泡了那么久,一直没有见过茶友,没想到在荔湾湖,竟碰上了那么一帮热爱茶文化的朋友。虽然大家都不认识,但是,在那样亲近而祥和的氛围里,却真正体会到了茶道精神的所在。很荣幸认识了身着唐衫、布鞋的茶艺乐园园主陈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想写写他,但毕竟了解甚浅,还是让大家从他的文章之中,去体会这位大隐于市的茶人的思想吧。无论你是不是一位爱茶之人,只要你耐心地看下去,相信能对你的人生有所启迪。


              人生如茶

                                      茶艺乐园园主 陈国璋

  会冲茶的人都知道,第二泡的滋味是最醇美的,第一泡还未泡开,偏淡(龙井除外),第三、第四泡意犹未尽,到第五、六泡,水味就出来了,基本就该丢弃了。我自己则通常会把废弃的茶渣收集起来,或做花肥、或晒干做茶叶枕,反正是为它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就是了。有时我独自一人盘脚自酌自饮的时候,会想很多东西,象很多人抽烟时会想事情一样,这已是一种习惯,想想人的一生,不正是如茶一样吗?由淡转浓,再由浓转淡,然后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同时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我就是尽我所能去宣扬和推广中国的茶文化,让国人在获得健康的同时,领略、感知我们悠久的文化,有如我一样理想,想从事茶艺事业的人,我更会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我想这是平淡却有意义的人生。我很满足。
  人的一生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就不象问一手茶究竟能泡多少泡一样。你可以延伸它,也可以缩短它,这完全视乎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怎样的,象喝茶的人,潮汕地区的人喝茶特浓,他们泡茶只2——3泡就丢弃了,因为再泡下去已经不是他们要的口感了,而我们则会想很多方法来延伸茶的滋味,如乌龙茶只会用温润泡,龙井会用到养茶等,因为我们知道茶农种茶、制茶的艰辛,我们就有责任,在茶味真正变淡才不继续泡,还要把茶渣充分利用。也不是说潮汕人喝茶的习惯就不对,只不过是观念和理解角度不一样而已。我自己祖籍也是潮汕人,我的父辈们喝茶也是那样的。我也是涉足茶艺事业后才悟到这些的,作为一个真正的茶人,就应该有茶人的精神。做一个精行俭德的人,有自己的操守并生活节俭。我觉得会喝茶的人并不等于懂茶道,喝茶的人也不等于是茶人,不是吗?
人生的滋味又是怎样的?何不去想想茶的滋味?是不是先是略苦,稍带涩,然后回甘?一个好的茶艺师就会在掌握这手茶的前提下,以她的技艺和经验,把这手本来就带苦涩味的茶泡得醇滑,基本尝不出涩味,这道路就象我们人一样,父母、社会为你创造了美好的人生,而你在遇到困难和不顺心时,总是哎声叹气、愁眉苦脸,总怨时势不济,那么你的人生就一定会是苦涩的,就如一手好茶,让一个不称职的茶师泡,既不了解茶性,也不注意泡茶五要素,不也会难以下咽吗?人的一生是会有许多不如意的,但总是如意的多一些,有些人不同意我的观点,认为“人活着就是受苦的”,其实这要看你的着眼点在什么地方,象单枞,如果你只着眼于他的涩味,通常人们冲泡时都会不注意降温,那么你只会尝到舌面粗糙的滋味和满口的苦涩味,而忽略了它的蜜香和独特的冷香,还有它强劲的回甘生津及它冲泡开后的柔美条形等。只要我们在改变着眼点的前提下,并想办法去改变那些负面的东西,那么,别说单枞或是人生,不管什么事,不都会变得美好了吗?
  我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除了熟睡时我不思索,我常常在开车时或是独自在陈茶馆品着陈年普洱时,任思绪飞扬,是茶改变了我。在香港做汽车生意时,我的生活是:每天紧张工作,拼命赚钱。满脑子里想的也只是如何能赚到更多钱,如何去享受,晚上通常和一班朋友去喝酒、桑拿、卡拉OK或去塞车,我觉得能这样享受人生,就是最佳境界了。终于一次酒后架车导致的严重车祸差点要了我的命,康复期间我开始思考是否应该换一种生活方式了,我是要健康还是要赚大钱?我看化了,健康就重要,钱够花就行,投身茶艺事业不就能二者兼得了吗?谢天谢地,我做了一生中最明智的选择,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我是对的。因为从那以后我一直都是健康的、快乐的。我每天必须喝茶,排除体内毒素,促进新陈代谢,有时独饮,有时三五知己,愉悦的环境和悠悠的琴声让我完全放松,有时我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溶入到一种境界中去了,陶醉极了。
  很多东西是要靠悟的,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滋味,那是不一样的,全得靠自己去品尝、去摸索、去悟,那么你才会有深度和内涵,最后沉积为一种底蕴,在任何时候都会不经意地表现出来,茶也一样。



----
  http://www.yunyuan.com.cn/images/c4.gif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 
 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