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oreign-land(秾格昵戈弄)
整理人: ccu13650(2002-11-28 01:52:59), 站内信件
|
小的时候,每年的大年三十,父母和我,都是在自己家里过的。从前的冬天要比现冰冷,穿上一件又一件的毛衣,外加笨拙的大棉袄,还是抖抖缩缩。然而心里直冒泡泡,喜气冲天。屋顶上吊着胀鼓鼓圆乎乎的的大气球,红黄蓝绿,相互拥挤,让人害怕它是不是太胖了。大扎的从花市买回来的菊花桃花,在父亲对花市人群意犹未尽的埋怨中,争芳斗艳,得意洋洋。我总是在那天被母亲清洗得干干净净,象一只被剥去皮的小洋葱头,穿上崭新的衣服,傻傻的,左右脸颊上还泛着扑扑的天然红。
而丰盛的团年饭总是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的。其中穿插的是鞭炮的叭啦叭啦声和一朵朵飞过窗台直冲云霄的烟火。而分贝最高的要数我那时断时续一惊一乍的大呼小叫。因为我是怕鞭炮的。
有时侯团年饭还正吃得起劲,就有小伙伴敲门催促着去看热闹了。母亲是不让的,因为饭没吃完。结果总是被硬逼着把一个饭碗吃得通亮通亮,方才放手。这边早已拼命愁眉跺脚,心里急得一塌糊涂。
看热闹其实就是一个大院里的小孩子们聚集到一起。有时候见到心仪的男孩,嘴上不打招呼,眼睛却瞄到人家身上跟踪个不停。一些大胆的小孩子也会放鞭炮,往鞭炮引上点火,没看清是否已经点燃就跑开了。结果有时候发现一场虚惊,刚把捂着耳朵的手拿开,突然又听到那该死的可以导致心脏病发的袭击声,那是最可恨的事情。
另外有一种可以燃点的是俗称地老鼠的东东。点燃以后,会在地上疯狂的乱转乱窜,根本无法预知它将到达的地方。有时“揪”一声窜到你脚下,把你吓得哇哇大叫。好象还有小朋友曾经有过被“燃烧”的经历。我对这种玩意很感兴趣,毕竟太有意思太刺激了。
放烟花就比较温和,虽然于我还是具有相当危险指数,但因为它的很美丽,所以让人动心不已。有时候烟火熄灭后还会有降落伞轻飘飘地落下来,对于童年的我,简直是说有多奇妙就有多奇妙。那是我最喜欢的。然而因为胆子小,害怕别人笑话我拣垃圾,远远看着它被每一个走过的小孩子的双脚践踏着,然后遗弃,却不敢行动,只有想的份。
看热闹结束后,回到家里,餐桌仍然是满满的一台,太丰富了,简直让人害怕永远吃不完。然后会卷着身体半陷在沙发上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身上盖着棉被,脚下踩着汤婆子,手里捧着母亲买来的年货,吃吃停停,在热热闹闹的节目里,渐渐疲倦。
通常一过十二点,我的眼皮便已经支不住地打起架来。有时候是母亲把我抱到床上继续睡,有时候则是我自个儿一个箭步朝目的地进发,然而途中碰着一点什么东西,是免不了的了。
那时候的年三十,终归是带点乡土喜气的,然而正因着那样的喜气,才让我真正感到了新年即将来临的喜气洋洋。
----
故國三千里,
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
雙淚落君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