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记者之家>>转载精华>>调水不如节水『转载』

主题:调水不如节水『转载』
发信人: gzchinaman(中国MAN)
整理人: sayrainly(2002-11-24 23:05:44), 站内信件
调水不如节水『转载』


原文出处 


               ◇杨东平◇



(编者按: 本刊今年第五期曾转载国内媒体有关"南水北调工程即将上马"的新闻摘要. 近日长江日报(十月十五日), 中国新闻社和光明日报(十月十六日)等传媒相继报导朱熔基总理在动身访问日本前夕召开专题会议, 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意见. 水利部,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和国家计委汇报近年来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南水北调工程西线, 中线和东线三个调水方案的调研论证和实施意见. 与会专家张光斗, 潘家铮, 何王景, 黎安田等在发言中一致认为, 南水北调工程势在必行, 应尽快开工建设. 朱熔基在听取汇报和建议后说,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重大战略性措施, 党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要求, 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 尽早开工建设. 针对这一传媒热点, 中国青年报十月十七日发表杨东平的文章, 对继三峡工程后即将上马的又一巨型工程提出了不同看法.)

今夏北部中国的酷热和大旱像一九九八年的洪水一样凸现了中华民族整体性环境危机. 松花江断航, 白洋淀乾涸, 山西省多条大河断流, 上百个城市被迫限水. 全国七百座工业城市, 四百座不同程度缺水, 一百座严重缺水. 近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均一千亿左右.

于是, 南水北调, 东水西调等种种调水方案重新出台. 和三峡工程一样, 南水北调工程也是源于五十年代毛泽东的一句话. 这两个大规模"改造自然"工程计划都是在大跃进时代形成的.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 理应对那个时代的决策和见识进行必要的反思.

南水北调的前提是长江之水取之不尽, 可任由调配. 然而这并不是确定的事实.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预计调入一百四十六亿立方米的水, 东线西线工程总计每年从长江调水六百亿立方. 长江最终能否承受这种变化, 尚无明确答案. 由于地球环境的变化, 近几十年长江来水也在减少. 近年更是出现少见的低水位. 有人预测, 到二零三零年, 长江也会缺水.

这一大规模改变自然工程要穿越四大河流流域, 横截七百多条河流, 打破长江, 淮河, 黄河, 海河之间的自然界限, 将改变四大流域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甚至超过三峡工程. 由于长江入海水量减少, 将引起海水倒灌, 使长江三角洲供水发生困难, 影响长江航运和上海港发展. 安全问题也很突出. 美国的调水工程, 终因要经过西部地震带无法确保安全而搁置. 我国邢台, 天津, 唐山地区的地震风险和强度都不在美国之下. 无论是防漏, 防裂还是防震方面一旦出现问题, 将带来灭顶之灾.

任何工程都有不止一个解决方案. 重要的是权衡利弊, 择善而从. 我国水资源匮乏, 空间分布不平衡是可见的事实. 与调水相比, 通过节水解决水资源短缺是成本更低, 没有风险, 因而更有魅力, 更具可行性的方案.

中国的环境问题, "天灾"与"人祸"总纠缠不清. 众所周知, 与我国水资源匮乏状况不相称的是水资源严重浪费. 以缺水著称的我国西北地区, 人均用水量为每年八百五十立方米, 比全国人均用水量几乎高出一倍. 宁夏灌溉用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三倍, 而每立方米的产出效益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一半.

华北最缺水的城市之一沧州市竟在"建设我国第三座化工城", 高耗水的化工企业纷纷上马, 使水源供应雪上加霜. 邢台市生活用水早已频频高急, 却建起一百多个高耗水企业. 某县政府为了上一年耗水达二千万立方米大项目, 竟大方地向投资者减免了三年水资源费! 这个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比以色列还少的地区, 靠大量超采地下水, 掩盖著极度缺水这一重要事实. 河北累计超采地下水六百亿立方米. 其中深层地下水三百亿立方已无法补充. 再过十五年, 石家庄的地下水将采完. 华北平原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复合漏斗区, 达四点五万平方公里, 并引发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与灾害.

不实行强有力的节水, 调多少水都不够挥霍浪费的.

而节水的潜力之大同样出乎我们意料: 据专家测算, 我国农业用水的利用率提高十个百分点, 就意味著每年可节水四百亿立方米, 相当于东线, 中线工程调水之总和. 这个数字已超过了正常年份农业灌区三百亿立方米的缺水量, 是正常年份城市缺水量六十亿立方米的近七倍.

调水不如节水.

对于南水北调工程, 需要强调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 对这种大规模的改变自然面貌, "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壮举, 我们宁可采取比较保守的态度, 充份论证, 谨慎从事. 对工程的论证应公开化, 应有广泛的公众参与, 举行听证会, 并应采取与三峡工程同样的审批程序, 最后由全国人大审批, 而不是水利部门一家说了算.

国家应将建立节水型国民经济提到议事日程, 根据水资源状况调整产业结构. 在有水的地方办需水之事, 而不是调水在没水地方搞建设. 应大幅度减少西北, 华北水稻种植面积, 不再创造"塞外江南". 停止和严格限制华北城市包括北京建设高耗水项目和发展高耗水产业, 已建成的耗水大户可逐渐关, 停, 并, 转, 从而大幅度降低城市的不合理用水, 维持北方城市的基本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国家应强制管理极其短缺的水资源. 不仅对黄河, 长江, 对北方地下水资源也应实行国家管制.

国家应坚决提高水价, 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形成. 与北京乾旱程度相似的以色列以节水技术而闻名, 其平均水价为每立方米十几美元. 对城市生活用水要采取国际通行管理模式. 在限额之内水费极低甚至免费, 超额则收高价. 例如今年夏天山东威海市每□水五十圆人民币. 我们没有理由, 没有时间再苟且现状, 维持水价低廉的现象, 必须使用这一最便捷, 最有效的经济杠杆, 建立环保中的利益机制. 


----
~~~中国man黎啦!!!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