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klccd()
整理人: stormyboy(2002-11-30 11:21:15), 站内信件
|
环顾中国,在世界上要问鼎“亚军”,我们凭什么?
1.制度?——这是众所周知的问题。
①制度是文化-文明的产物,而文化-文明各有优缺点,本来不应有优劣之分,但当世占主流地位的是西方文明。
②二十多年的改革是我们经过大落之后的大起,而历史总是波浪式前进。
③因此,我们无法凭藉制度可能的优势制胜。
2.市场?——市场皆因人口,但人口不是优点,它是由于错误的人口政策造成的。不管怎样,人口规模客观上造成市场潜力,但仅仅是潜力而已。试想广大农民仍然处于温饱未决的状况下,市场的优势何来?
3.人才?——全球所有重要国家中,人才比例最低是中国,连北朝鲜亦比我们高——他饿着肚子亦要先将教师喂饱。若以打工仔的质素看,我们连印度都不如。
4.社会效率?——这个就不同多说了。中国人贫穷,对应到整体社会、经济的效率上,是全面的低,低许多。以行政效率为例,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海关工商税务,所得到的服务质素、效率,与主要国家(美、日、欧等)比,谁高?高多少?谁高,谁的行政效率就高,相应生产成本就较低,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5.资源?——日本是个样板。
6.团队精神或凝聚力?——日本又是个样板。
7.劳动力及土地价格?——和投资软硬环境一样,这些所谓优势是以减少自己收入,降低土地价值来实现的,长远对国家并无好处,而中国之所以有双低,乃系由人口规模和发展程度决定的,因此这一所谓优势不会也不能太久。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地土地价值必定上升,劳力工资必定上升,与印度等更落后国家比较将无优势可言。
8.???——可以说,我们无任何可以制胜的必杀技,一剑封喉的绝招。但是,我们发觉,我们有一种内在的冲力,全社会内在的冲力,也许是由于太长时间处于落后,形成了超强的势能。一些专家预测,中国还可以有50年的增长。
既然有此大好前途,中国人应该努力,更努力。
而努力之道之一,当系“竞争情报”。
实在地,我们现在谈论竞争情报与中国发展,不能脱离历史环境,在改革之前的中国,国家能够生存下来已属万幸,什么竞争情报那只是奢谈。
但环顾世界,美、日、欧,他们之所以比我们富有,比我们先进——即使几十年前与我们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日本、韩国,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秘笈:情报。
这个情报与竞争情报略有不同。“情报”系泛指一切搜集各方信息进行分析和应用的活动,包括间谍活动。而“竞争情报”特指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情报的过程。
长期以来,中国在将情报应用于经济,服务于企业方面是个侏儒。而情报之于经济增长有多重要?——最新的理念,是将(竞争)情报位列企业发展技术、资金、人才之后第四个关键要素。
我们为何不重视情报?以下两条应是答案:
1.政治传统。长期的封建文化传统,虽经新中国五十多年,仍然根深蒂固,由此而来的政治权威,客观上需要距离来维持,因此中国官制繁文缛节、叠床架屋,中央高高在上,形成绝对权威。而竞争情报可以作为一种打破隔膜、缩短距离的工具,形成对这种政治传统的威胁,自然政府就没有积极推进的动力。
2.民族性(国民性)。
这本是一个大题目,这里姑且试说:
①竞争情报要求在合法的情况下获取信息,但中国缺乏法治传统,法制观念还未深入“企心”,企业家们仍多数怀有“人无横财不富”的心态。如果能够通过间谍的不法手段快速获得准确情报,何必费时费力去搞什么竞争情报。
②不重视对手的研究在中国很普遍。(发达地区和行业好一点)这或者可以用经济相对封闭、落后、观念滞后等来解释。
③长期以来,我们的计划经济养成了企业行为的惰性,造成整个社会不思进取,更惶论探索外部世界的民族倾向。
竞争情报初看似乎很窄,其实内中包括情报搜集、过滤、分析、应用;系统建设;商业秘密及反情报;专利分析;竞争对手、环境及竞争策略;灰色文献;数据库应用;剪报;互联网搜索等等范围,是横跨信息咨询、企管咨询、商业调查、侦探术、反间谍、电脑黑客、战略管理咨询等专业的行业。学问很深、能耐奇大,无愧企业经营的绝招。
以近来市场上新闻多多的“专利权利金追索”为例:入世前后,我国DVD等多个行业面临外国公司专利权利金追索的挑战,这与其说是挑战不如说是惩罚,因为我们只有败着而无胜算可能——专利是人家的,在世贸框架下,你必须付费,中国企业吃惯霸王专利大餐,如今要给钱、补钱,道义完全在人家一边。
有个台湾教授来大陆传经,说他们那里95年就有相同的状况,对策无非就是拖、磨、赖,但这不是根本办法。有关DVD的专利谈判已经拖了几年,中国DVD仍然未拥有哪怕一项专利,谈判桌上始终夹着尾巴。
要打破外国的专利围城,唯一的出路就是拥有自己的专利,绝无第二法门。
要拥有自己的专利,你首先就要了解当今世上某项技术的专利申请情况,避免已发明和东西再被发明,已解决的问题再被解决,已上市的产品再次研发。
通过竞争情报,全盘掌握专项技术的专利状况,使自己能站在巨人肩上,高屋建瓴,又可全程全天候监测竞争对手,跟据对手的专利申请情况,掌握其发展动向,伺机而动,先立于主动,然后立于不败。
五十几年前,日本人以竞争情报加间谍为开路先锋,至八十年代末即坐上世界第二把交椅。美国人是竞争情报的祖师爷,自冷战以来一直以120个卫星、遍布全球的地面站和情报中心,将全世界的稳私置于掌上。欧洲的情报大国法国,一面对美国的“梯阵”(即前述卫星间谍系统)怨气冲天,自己却几乎全民皆谍,干尽偷别人手提电脑等等之能事。实际上所有发达、较达发国家如加、俄、韩、以、澳、英、德……无不视情报如生命,政治、军事、经济尤其冷战结束之后的世界经济,情报、竞争情报的地位和作用大过天。
二十四年前,中国由封闭到开放,取得令世人震惊的进步。今日,中国若再迈一步,由不知不管他人根底,到一揽众国小,以外人之道,还治外人之身,则中国之经济巨龙,将可真正震憾环宇,到其时之中国,岂可仅坐第二?
如是观之,竞争情报就是我们的必杀技,是中国赖以二次腾飞的绝招——最后的绝招。(张朝晖)
---- [email protect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