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orefool(迷迷糊糊)
整理人: ccu13650(2002-11-25 01:45:29), 站内信件
|
11岁的时候,以我们小学的最高分,高出第二名十六分的成绩,进入县城一中就读。学得最不象样的是英语。住宿条件差,四十多个人一个大间,上铺一人,下铺二人。最让家人不放心的,是经常丢了饭盒,于是饿肚子。又挑肥捡瘦,不吃除了花菜和空心菜以外的所有蔬菜。第二个学期,妈妈在外头租了房子,于是搬到外面住。另外一个租户是打字店,在那里学会了下跳棋,还是好手呢。最擅长的是一人下三色。参加数学兴趣小组,从此经常参加数学竞赛,平时数学考试几乎都是全班第一。爱上“童话大王”,自此每期必买。
12岁的时候,暗恋上一个很清秀的女孩。第一次因为上课走神被英语老师揪耳朵。第一次获得大红喜报,平均85分以上,每科都在80分以上。当年,北京戒严,全班第一个喊出爱国口号,不小心被副校长看到,给狠狠地瞪了一眼。偷偷张贴了不少反腐败标语。班上有两个女孩认了我做干弟弟,还有一个要认我,被我拒绝。开始集邮。为了买邮票,创下了一个油饼配饭三天的记录。数学尖子,有一次数学单元考,没有象平时在一半时间做完,居然只提前了十分钟做完,心灰意冷,要求退出数学兴趣小组,遭拒绝。
13岁的时候,初三,家庭遇变,从小康转为欠债。心灵遭受很大打击,学会了宽容和冷静。学会了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着想。差点辍学去打工。年迈母亲去做保姆,供我读书。当时不孝,居然没有放弃集邮。学会鲤鱼打挺。经常晚上与暗恋女孩一起自习,虽然嘴巴没有说,两个人心里都清楚。年纪轻,不懂得谈恋爱,根本没有想到约她去看电影什么的。化学和数学是最好的,语文和英语不好。那次化学选拔赛有一个版的题目没有看到,也就没有做,丧失省里竞赛机会,一辈子的心痛。
14岁的时候,风平浪静,进入高一。眼睛开始近视,不愿戴眼睛,至今犹然。遇到了第一个真正的好朋友。不喜欢那个年轻的数学老师。参加奥林匹克选拔赛,名落孙山,从此数学一落千丈。作文让我们的特级语文老师无法评分,评语是“记流水帐”。
15岁的时候,物理听不懂电学和磁学,最低分29分。声音变声,长青春痘。不再理会风花雪月,一心向学。终于戒掉心爱的集邮追求,良心稍安。两大本邮票,从此蒙上灰尘。
16岁的时候,接触红楼梦,一发不可收拾,不小心背熟书中不少诗词。推及古文,最喜杜甫诗李煜词,字字品味,顿觉字字珠玑。学会推敲用字。语文出现质的飞跃,特别语基部分错误率很少。最喜风景描写。误信“中国青年报”的“征求改革建议”的广告,卷入一场骗局。接近高考,越发不敢松懈。省检总分全班第一,误以为可以轻松进入名牌大学。接着盲目相信“辽宁青年”的一篇文章中吹嘘的“事半功倍”的特效学习方法,居然放弃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习惯,高考遭受重大打击,居然连重点线都没有上。
17岁的时候,黯淡之际,曾经想过补习一年再考,可是家境艰难,父母坚决不同意。进入一所普通大学就读工科,从此堕落,不再虚心向学。大学四年,有一本堕落日记,有堕落的序幕,真正的堕落等章节,上百篇写心的胡乱文章,格式相同,行数相同,大体以古文写就,并无标点符号。看破红尘,终日沉溺古文,自诩研读红楼,字字考究。
18岁的时候,对红学痴迷,将能找到的甲戌、己卯、庚辰、戚序诸古本的影印本细心考证,读了十几种红楼梦续书,将红楼梦学刊建刊以来的所有文章全部通读。与中国红学会秘书长交流心得,得受欣赏。受邀申请红学研究生,我以父母无人照顾而拒绝。得赠一句“文学研究在于发展文学本身,而不在追根究底”,甚受震撼。读了诗经及屈原的文章,汉赋,南北朝姘文,部分元曲,还读了李太白集和杜工部集的一半。手抄了一本韵谱,严格平仄压韵,学做诗词曲赋以自遣。自此鄙视一切五四以后的所有文章,更将现代诗歌视为垃圾,感慨文学倒退。
---- 睁开眼睛,看看表,原来才十点钟,迷迷糊糊眨了眨眼睛,又睡着了。
广州社区海外华人
广州社区留学天地
广州社区听风弄潮
广州社区十万英哩
上海社区漂洋过海
北京社区海外华人
北京社区凭栏惜雨
北京社区加州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