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haohe333(天拓)
整理人: shouen(2002-11-20 16:58:34), 站内信件
|
人到中年来说席慕容,未免有些矫情的意味。但是对于情感的欲语还休,对于错过了的遗撼却是在经过岁月风霜的洗礼中,日见清楚。那一份被生活磨砺得光华的曾经,在时光的打制下,让人在内心里总有抹不去的甜美或者痛心。
于是那棵开花的树,就那样固执地立在曾经走过的路旁,让我看开满桅子花的山路上,那一个少年与一个少女,美丽的朦胧情怀。也许当时,很年少的我如席慕容笔下的少女,在渴望美丽情怀的时候,对于命运的不可捉摸有一种无法排遣的忧伤,于是在她纯美的文字里,就找到了心灵的共通。可是为什么到了现在,在过了容易激动人心的季节,来看那棵开花的树,心仍然会有一种轻轻的搏动?
在那些感悟中,看一个少女,从草原牧羊女的美梦到台弯的山路,以及外国的思乡,都能让我在灯下明白,有些情感并不是随时间的推移而会失去,相反在渐渐老去的时光中,那些沉淀下来的东西,好象那落了一地的美丽花朵,在那个有着雨水湿润的山路上,静静地躺着,在回望的时候,真切地告诉我,那是曾经的年轻,曾经的美丽,曾经的九里香啊。
我爱她的至纯文笔,更爱她在文字中穿插的长发飘舞的忧郁女子的脸。那份素洁的脸上,大大长长的眼,恰当地表现了文字所不能穿透的魅力。关于有缘人的论述,在坐火车的时候,从那一晃而过的路景,以及透明的玻璃,我总是有无限的感慨。“在刚好的时候,说出刚好的话。”有多少人能时时有这一缘份?在回头慌乱寻找的时候,对于生命给予的一切,从她的点滴文字里,总会让人在思索中,懂得珍惜现在。
于是我想,生命本身可以有多种形式,但其结果却只有死亡。人的生是不由自主的,死也是不由自主的。当我们创造生命的时候,死亡其实也随之而来。生给我们希望,死予我们以幻灭,人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把握生与死,就象不能把握要来的情感与要逝的情感一样。于是人们就在生与死的岁月里,用文字记述下那些值得人回忆的往昔,让我们在过去了的美好时光里,静静地看待生与死的问题。而席慕容在众多的文字表达里,就用小儿女的笔触,娓娓地,甚至是寂寞,甚至是流泪地告诉我,那些逝去的花与时光,就象要来的死亡,经过楼兰女的沉默,在千年出土中仍然可以化成那一朵绽芽的汉荷。
默想中,一下子才释然,人到中年并不是万事皆休。在绢秀的文字中,看生活的冷酷,这象席慕容说的:在刚好的时候听懂了你所要表达的,于是在人生的路上少了许多,错过的憾事,在生命的列车上看窗外一晃而过的风景,心才会了然,泪才不会坠下,才会有阳光的笑脸,长成席慕容文字里内心纤秀,画面里长发飘舞的感悟女子。
所以,在灯下,收拾完凡尘俗事,盖好女儿滑下的被角,在中年的时光里,看那萎了一地的落花,才能有一种释然的轻松和淡淡的美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