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annilibin(小草之极品乞丐)
整理人: winne_jingo(2002-11-15 13:08:49), 站内信件
|
食物的性能特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三类。
1. 四气五味
(1)四气
又称四性,是食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其中寒与凉,热与温有其共性,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寒、热、温、凉四种性质,是与疾病性质的寒热相对而言的。属于寒性和凉性的食物,同具寒、凉性质的药物一样,食后能起到清热、泻火、甚至解毒的作用,对热证、火证有治疗作用。如荞麦、糜子米、绿豆、苋菜、冬瓜、苦瓜、西瓜、梨等食物都具有微寒、寒或者凉的性质,因此都能起到清热泻火的作用。写此相反,凡属于热性或温性的食物,食后能起到温中、补虚、祛寒的作用,可以治疗寒证、虚证(阴虚证除外)。如狗肉、羊肉、鲫鱼、栗子、荔枝、花椒、小茴香、红糖等食品,都具有温、热的性质,能起到补虚、除寒、温中的作用。寒凉性质的食品,可治疗热性疾病,适宜于热性疾病患者食用,但不宜于寒性及虚证疾病的患者,会加重其病情;热性食品却相反,适宜于寒证和虚证,不宜于热证。
(2)五味
是指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其中还包括淡味和涩味,因淡附于甘,涩常伴有酸,并且酸涩作用基本相同,因此按习惯仍称为五味。食物的五味同中药一样,不同的味,有不同的药效作用。
一般而言,具有辛辣味道的食物有宣发、发散、行气血,润燥作用,对于表证、气血阻滞证或肾燥等病证食之为宜。例如,胡椒辛、大热,花椒辛、热,有发散祛寒,温里行气的作用,适用于腹部冷痛,腹胀等症。
具有甘甜味道的食品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多用于滋补强壮及缓和拘急疼痛,适宜于虚证、痛证。如,用红糖、饴糖、红枣治疗脾胃虚寒的胃痛,不但可补益脾胃,还有缓解胃痛的作用。
味道酸或者酸涩的食物,有收涩、固涩的作用,适用于虚证多汗、泄泻、尿频、遗精等症。如乌梅、石榴是酸涩的果品,它们有涩肠止泻的作用,适合于久泻患者食用。
味道发苦的食物,有泻热、燥湿、坚阴的作用,多用来治疗热证、湿证、气逆等病证。如苦瓜味苦性寒,具有泻热作用,多用来治疗口苦、口臭、胃中灼痛、大便干燥等胃肠燥热证。
味道发咸的食品,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常以此治疗热结便秘、瘿瘤、瘰疠等证。如用咸味的海参配木耳,取其泻下的作用,可治疗便秘。
如果食品什么味道也没有,那就是淡味了。淡味的食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能治疗湿盛或水气为患的病证。如用淡味的生薏米治疗脾运失常,水湿内盛,脾虚水停于胃的病证。
2.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食物在人体内作用的趋向。升和浮的趋向是向上、向表、向外,降和沉的趋向是向内、向里、向下。
升、降、浮、沉是根据食物的气味厚薄和质地轻重而定的。一般来说,凡味属辛、甘,其性温热,质地较轻的一类食品,大多有升和浮的作用,具有升阳、益气、发表、散寒等功效。如粉葛,质轻味辛,有升阳举陷的作用,用来治疗因脾气不足,中气下陷的胃下垂;相反,凡味属酸、苦,咸,其性寒凉,质地较重的一类食物,大都有滋阴、潜阳、清热、降逆、收敛、渗湿、泻下等功效。如鲍鱼昧咸,性凉,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常用于湿热胃痛或者湿热泄泻的食疗。
3. 归经
由于各种食物的性味不同,升、降、浮、沉的趋势也各异,因此它们对人的五脏六腑的作用也就各显其能。一种食物对人体不同的脏腑有一定的选择性,有一定的作用范围。一般来说,酸味食物多入肝,对肝所起的作用比其它脏腑明显,辛味食物入肺,苦味食物入心,甘味食物入脾,咸味食物入肾。这说明了食物的五味和人的五脏有特殊的选择性和亲和性,这就是归经的道理。因为食物被食入后,需要通过经络通道才能归入其所选择的脏腑,所以叫做“归经”。
归经可以提示食物作用的具体脏腑和其所属的部位及器官,有利于针对有病的脏腑或所属的器官来选择食物。如梨、香蕉、桑椹、猕猴桃都是常吃的一些水果,它们的性味都是甘寒,都有清热、生津,润燥的作用,但梨归肺经,偏于清肺热,润肺燥;香蕉归大肠经,偏于清大肠热、润肠;桑椹归肝经,长于清肝热,滋肝阴;猕猴桃入膀胱经,善于清膀胱热。如果现在有一位肠燥热结便秘的患者需要食物治疗,应选择上述哪种水果呢?当然是选择归大肠经的香蕉合适。
---- 朋友快到心灵港湾来歇息你的心灵吧
心理工作室帮助你解答心中的困惑和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