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allDwordPtr()
整理人: jia(1998-08-12 12:56:42),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CallDwordPtr (远调用), 信区: Virus 标 题: 腐木中空,蝼蚁之穴 (1/6)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Dec 18 15:07:30 1997) WWW-POST
腐木中空,蝼蚁之穴 (1/6)
今年以来 KV300因其内部含有逻辑炸弹遭到了使用者的一致抗议和业内人士 的谴责。为了澄清所谓“逻辑锁”给人们带来的混淆概念,中央电视台在最后的 专题节目中,最终科学地使用了逻辑炸弹这个定性的名词,将事实真相公之于众。
其实早在 KV300刚刚发布之初,销售势头节节看好的时候,很多技术专家们 就已经分析了 KV300的详细运作过程,得出的结论是:从技术方面讲 KV300是一 个落后的,属于停留在反病毒软件发展初级阶段的第一代反病毒软件。只是因为 KV300 是一个国产软件,大家认为在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十分脆弱的情况下需要扶 植,才没有对其丑陋的内核加以抨击。如今,不仅 KV300已经彻底沦落为王江民 个人谋取暴利的工具,而且其中的逻辑炸弹亦成为王江民借彻底摧毁广大用户的 数据以向所谓盗版出一口恶气的凶器。从此反病毒软件用户头上将永远悬着一柄 达摩克里斯之剑。这种强盗行径一方面损害了众多国产反病毒软件正逐渐在百姓 心中树立起来的形象,危及到了其他反病毒厂商的利益,更主要的是严重地危害 了广大的消费者的计算机安全。故而使人不得不拍案而起,为捍卫消费者的权利、 重塑一个良好的产业形象和正常的市场秩序而呐喊了。
为什么说 KV300是一个落后的,属于停留在反病毒软件发展初级阶段的第一 代反病毒软件呢?这就要从反病毒软件的发展历程谈起。
80年代末期,基于个人电脑的病毒诞生,随即就有了清除病毒的工具──反 病毒软件。这一时期,病毒所使用的技术还比较简单,从而检测相对容易,最广 泛使用的就是特征串匹配的方法。病毒的数量也不多,仅有个别病毒在流行,有 一定计算机知识、对计算机病毒研究感兴趣的人,人人都能写些对付某种病毒的 小工具。之所以称为工具而不是软件,是因为这种程序非常短,功能有限──仅 对付特定的一种病毒;运行时使用命令行的方式,没有界面。当用户要查知计算 机是否有病毒时要分别调用几种病毒各自的检测程序。由于病毒数量少,使用者 尚未感到不便。
(待续)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ab-4-37.bta.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