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lj106(小蒙)
整理人: chenjr(2003-01-08 10:16:33), 站内信件
|
我与父亲的第一次见面,严格说来,应该是父亲第一次看到我,是在我四个多月的时候,而父女第二次见面时,我已经两岁多了,那时候的我乖巧伶俐,说话说得很好了,可就是不肯叫爸爸,妈妈想尽了办法,甚至急得想打我,我还是倔强的不肯开口,至于理由,我想大约是觉得爸爸这么亲切的称呼不应该如此陌生的缘故吧。父亲倒也不着急,只是笑笑说“算了,不叫就不叫吧”。这,就是和父亲最早的接触。
父亲那时远在离家五千多里地的广东当兵,他对于我实在是模糊而陌生的,四岁那年我和妈妈随军来到了广东,从此才开始了和这个本应熟悉的陌生人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历史。
那时的父亲厉害得很,全单位二百来人,好像就找不出一个不怕他的,甚至主任政委也让他几分,因为他在业务上的精通与较真无人能比。我当然也很怕他,因为父亲对我总是严厉得让我有些无法忍受,从吃饭穿衣的小事到看书写字都是如此。家里的规矩是很严的,吃饭时不能掉饭掉菜、不能剩饭,偏偏我也很倔,只要掉了一个饭粒,便很主动的放下筷子扭头就走,以至于有时就这样饿到下一顿,妈妈现在说起来甚至还仿佛带着一些心疼,父亲却从来不会多说一个字,从来不会把我叫住。至于学习,就更不用说了,还没上学,他就把什么诗词古文、四则运算、正负数一股脑的都塞了给我,还早早的就让我学会了查字典,这样,到五岁上小学的时候,家里两本厚厚的《济公全传》我已经看的差不多了。我到现在还不太明白当年那个四岁的小孩子是怎么看懂济公传里那些半文半白的话的,但肯定跟父亲平时所教是分不开的。可当时不知道这些有用啊,于是真的很讨厌他。让一个本来爱玩的小孩子每天关在家里,唯一的娱乐就是看书,是多么残酷的一种酷刑啊,尤其是没有兄弟姐妹的我,每天在他们上班以后,仅有的伙伴就是书和门上的那把铁锁了,所以至今我都认为独生子女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开始在学校食堂吃午饭了。到现在我还记得当年三个小孩子站在打饭的窗口前仰着头问有些什么菜的情景——因为我们矮得看不到上面。三个五岁的小孩子每天在学校门口等车,妈妈总担心我们会不会被人骗了,爸爸却从来没有说过什么,于是就觉得,他的心好狠啊,他怎么一点也不关心我呢?
父亲教给我很多东西,他告诉我做人一定要正直,并以行动教会我什么叫“无欲则刚”,什么叫“其身正,不令而行”;他告诉我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就像郑板桥说的“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他告诉我一切都来之不易,带我去看插秧的农民,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粒粒皆辛苦”;他说做人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上仰无愧于天,下俯无愧于地”;他说人一定要尊敬长辈,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却不求回报,老师呕心沥血为我们付出,都是绝对不能忘记的……而且,所有这些,我都从他身上看到了最好的范例。可是,或许是太长的军旅生涯给了他那种不怒自威的军人气质,也让他再也不习惯于表示心中的柔情吧,父亲唯独没有像别人的父母那样宠我,那样疼我,即使他带着我出去玩得很开心的时候,即使他很和蔼的时候,我还是抛不开对他的那份害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有一点明白父亲的苦心了,明白父亲心里还是爱我的,尤其是爷爷去世的时候,我惊奇的发现父亲哭了,哭得那么让人心碎,我知道了他除了表面的刚强之外也有柔情万千,但我还是怕他,好像和父亲总是没有那么亲,总是隔着一些什么。我也想努力消除这些什么,可父亲还总是那样,淡淡的,好像很熟悉,却又总有距离。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依旧和往常一样,让我自己去办所有该办的事情:户口、粮油关系……在派出所里,我遇到了很多拿着录取通知书来办户口迁移的人,有些是家长,有些是有家长陪同的学生,只有一个男生和我一样是自己来的,是父亲一个战友的儿子。在众多家长惊异的目光中,我不禁自豪的笑了,我仿佛突然读懂了父亲多年来的期盼和用心。
回到家,把已经办好的一切拿给父亲过目,他微笑着拍着我的肩膀说“好,我的女儿长大了。”我也笑嘻嘻的说那当然,我都要上大学了!父亲的目光却变得有些迷离起来,好像陷入了什么回忆,良久才说了一句,“我还记得那时你才五岁,刚上学,背着一个小书包,颠儿颠儿的跑,怎么……一转眼就上大学了呢?”我觉得鼻子一阵发酸,这是父亲第一次那么明白的表达他的感情,他对女儿所有的宠溺所有的疼爱好像都含在这句话里了,父亲是爱我的,要不他的语气怎么能那么伤感,那么让我动容呢?我居然一直不懂他的心情!我又何尝理解过父亲呢?
大一第一学期很快就过了,寒假回家时,一走出出站口,我就看到了迎面走来的父亲。天啊,为什么几个月不见,父亲变得又黑又瘦,好像老了好几岁。我心疼的询问,父亲还是那样淡淡的说“没什么,做了一次手术。只是,差点就见不到你了。”我大惊,埋怨他为什么不告诉我,他却说告诉了又有什么用呢,你又回不来,不是干着急嘛。我也不知该说什么,只是像有什么东西堵在胸口,好难受。
过了几天,闲聊中父亲不经意的说了一句,“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住了三次院,居然没有赶上我女儿服伺一天。”好像半开玩笑,但却有着深深的掩不住的伤感和遗憾。我转过身去,泪水不停的流下。爸爸啊爸爸,你就那么吝啬于表露你的感情吗?让女儿直到今天才了解,我在你心中有多重要,也让女儿直到今天才知道,你在我的心中有多重要!如果少了你的爱,人生还会有什么快乐和幸福吗?
现在,我在离家几千里之遥的地方工作,时常会想起那首歌,“无法为你送上冷糕饼一块,老爹你却说我乖。爸爸爸爸我知我所欠的债,我始终会归到这街……”也时常会想起那个故事,父亲总是在拐角处看着自己的孩子,却不愿让他发觉……每当这样的时候,我就去给家里打一个电话,听听我那明明很想我却总是嘴硬从来不肯承认的老爸又要教育我一些什么。
今生今世,不管我走到哪里,我都知道,我永远也无法走出父亲的视线。无论我身在何处,我都知道,父亲还在那个不愿让我发现的拐角,默默注视着我。能做父亲的女儿,是多么幸运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如果有来生,我愿意依然是他的女儿,沐浴着他那从不愿在我面前表达的浓浓的爱,慢慢长大。
---- 不恨古人吾不见,
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
二三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