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unai55(胡屠)
整理人: shee102(2002-10-27 00:19:07), 站内信件
|
我和老唐,已经23年不见了。
可能永远不会再见:因为他在四川。
其实他当年只有22岁,大我两岁。一来他黑红脸膛,二来 比同龄人老成,所以都不叫他小唐,而叫老唐。
19岁,我刚参加工作,分在郊外的变电所。北邻是部队,有一个连,借用我们变电所广大的院子当菜地,老唐和几个兵负责种菜,于是我们和这几个兵很熟。
有个小郝,是本省的,他瞧不起四川人,管老唐叫“四川榔头”。小郝的嘴呱呱的,少见他弯腰干活;老唐话少,干活不藏奸。
老唐总爱笑,说话的语调我们听着挺难明白的,他就尽量放慢了说。
那个时候副食很困难,国营商店买菜不容易。种菜的几个兵有时给我们点菜,带回家,父母高兴一阵子。
我可能是天生的同情弱者,便和老唐关系更近些。连长来变电所,我多说老唐的好话。
老唐的未婚妻来了,就在部队完婚。我和师傅去商店买贺礼。师傅买些水瓶等一堆玻璃制品,我说这样的东西让老唐怎么往家带啊?几千里路呢。是不是买点纺织品?但师傅不听。
后来老唐赶小驴车采购。有几次他借到城里的机会,把采购的副食给我家送点。这可是违反纪律的。
老唐复员的日期近了,他脸上的笑容少了。正赶上变电所搬迁到大路边,离部队远了,和老唐他们就很少接触了。不长时间他就复员回四川去了。按惯例,贫困地区的兵复员,都愿意留在我们这里,因为经济条件比我们老家强很多很多。但老唐没有这个能力,只得怏怏地走了。
大概一年左右,老唐从四川给我来了信。信中问能不能帮他把户口关系转过来,他要到这边来生活。他说,他们那里连买火柴的钱都困难!
我只是个20出头的小青年,哪有这个能力呀。想啊想,想起在邻县当大队会计的大舅。给大舅去信,让他帮忙;大舅不知应不应该办,就给我母亲来信,看我母亲的态度。母亲说,太费劲了,算了吧,别让你大舅“难心”了。
我去信告诉老唐,办不了。但我心里很难过的。
从那以后就没有了联系。刚才看老实人转业的帖子,便想起了久违的老唐。可惜老唐的信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不然的话,我会告诉他,我现在可以帮他解决落户的困难----虽然现在这已经不成问题了。
老唐是四川射洪县人,叫唐国安。现在,他黑红的脸膛,幽幽的笑容,就出现我的眼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