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idnapl(场论开拓者)
整理人: 2sinxcosx(2003-02-17 01:21:19), 站内信件
|
我想,现在过多地讨论时间的哲学是没有尽头的。毕竟我们对时间的确切认知还停留在相对论的突破性解说上。但是并非所有的关于时间的性质我们都掌握了。
当我们以远远低于光速的速度运动时,时间看起来是均匀流逝的。如果以接近光速运动,时间就要相对缩短;低速运动只不过缩短得极小以至察觉不出来。倘若以光速c=3×10^8米/秒的速度运动,那么我们“看到”的景色是世间万物皆静止。假如超光速运动,理论上我们会“看到”如同电影倒放一样的过程,时间是倒流的。
事实上,我们无法想象时间倒流的景象,这看上去很荒诞。掉在地上打碎的杯子的碎片重新组合跳回桌子上;吞下去的食物从胃里吐出来并回到放在嘴里咀嚼之前的状态;埋进坟墓的老人从土里爬出来再变回小孩而且会回到母亲的肚子中。这些要比时间旅行违反了因果律还要不可信。
一个事件P的过去和未来的光锥将空间—时间分成三个区域: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光锥内部区域的点是P的绝对过去,它是所有过去发生的事的集合,从P的过去发出的信号以光速或低于光速的速度转播到P。事件P的绝对未来一定在它的未来光锥的内部区域里,即有可能被P影响的事件的集合。因为没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从P发出的信号不能转播到光锥以外。即是说,这是可能影响事件P的所有事件的集合。在P的过去和未来光锥以外的空间—时间的剩余部分的事件既不受P的影响也不会影响P。
事件P的过去光锥中的每一个点都是可以确定的,所以P的每一个不同的过去都是可以确定的。如果人们知道过去某一特定时刻在事件P的过去光锥里发生的一切,即能预言P的未来。但如果P的演化过程中出现任何偏差,这种预言是极不准确的,我们只能保证预言与真实的未来事件的近似度。这便大大降低了未来的确定性。如果今天的降水概率是50%,我们会犹豫出门带不带伞;如果只是10%,我们根本不会去推敲。薛定谔之猫就是生活在不能被精确确定的世界中。
过去具有确定性而有序,未来具有不确定性而无序。物理学中用“熵”表征有序程度。因而可以说,时间存在熵。过去有序而熵小,未来无序而熵大。时间由秩序趋向紊乱即熵的由小到大的不可逆过程。用熵的思想理解时间,这种理解被我称做时间的熵状态。这三条时间的性质就是时间的熵状态理论的基本假设。
无论是在经典体系中,还是在相对论体系中,甚至量子体系中,运动者的光锥中的时间都保持这三条性质。
超光速运动中,运动者的时间依然保持基本假设;但看到的现象却使时间的熵变成可逆的。那么,要么熵状态理论是错的或不完善的;要么我们根本不可能做超光速运动。但在宇宙开天辟地和最终归路时,这个结论并不适用。
---- 泪沸腾/风异常的冰冷/
马蹄声/让人谁不安稳/
我在等/灵魂序曲完成/
带领族人写下祈祷文/
那城镇/无谓的在牺牲/
战火焚/祭坛开始下沉/
我在等/觉醒后的族人/
往南方大地重新开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