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inerbaby1973(闻香品茗)
整理人: zy64vv(2002-09-29 16:29:55), 站内信件
|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题记
(一)
认识澜的时候,是夏末,她来到这个城市才刚刚一个月。
她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到这个南方最繁华最喧闹的都市的。
流浪的轨迹从南到北,从大海到草原。最终,她决定把自己置身于这个陌生的城市,想用一种紧张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将过去的一切遗忘。
当她从火车站拖着那个跟随她走过了无数旅程的箱子走出出站口的大铁门的时候,她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小女孩,她想起朱自清《春》里面的句子:“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一切都是新的。”
是的,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很快的她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公司的写字楼是在市中心的一座高尚住宅小区,公司在这里租了一层楼。
在这里出入的人大部分都身着名牌服饰,脸上都带着一种高贵的表情,仿佛时时都想对外界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兜里揣着大把钞票的人是光荣的。她为自己冒出这样的念头感到恶心。
当然,这也许是她的心理在作怪,毕竟,她在这里只属于打工一族,尽管在某些人眼里,她已经是个每天可以穿着套裙在办公室里优雅的喝着咖啡的白领一族。
这个城市是分阶级的,尽管并不会出现尖锐的阶级斗争。
她不是一个容易自卑的人,但她见不惯那些目空一切的面孔。
她现在是属于这里的。
她同样在每天上下班的时候对每一位迎面而来的门童、服务生展示出最高贵也最真切的笑容。这使她感到满足。
从36层的窗口往下望去,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流演奏着城市特有的旋律。阳光从大幅的落地玻璃窗照进来,因为有空调,所以感觉不到它的强烈。
她想起老家夏天的阳光,每年暑假回去,她都喜欢搬一把椅子,坐在门前那棵大大的法国梧桐底下,捧一本诗集,享受那些从浓密的树叶间隙里流泻出来的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总让人想就这样沉沉睡去。
老家是没有这样的高楼的。她靠近一些,看到楼底下的游泳池。水很清,湛蓝的颜色,有几个穿游泳衣的女人戴着墨镜在太阳伞下睡觉。她们大概都是在男人的庇荫底下生活的女人,温室里的花朵,但她并不羡慕她们。
她喜欢工作,特别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她曾经在另一个陌生城市的郊区步行几公里去一个偏僻的乡村小学采访,曾经因为出差回来又要赶着第二天上班,在夜里坐着小渔船在风浪里颠簸着过海,但她从不害怕。辛苦倒是有的,但那值得。
工作的时候,她是快乐的。让自己忙起来,这样,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去想。
楼太高,站久了有点晕。
都市报的社会新闻又人跳楼自杀的消息。站在楼上想往下跳的那一刻是什么感觉呢?万念俱灰?逃避?解脱?涅磐?
她的脑海里浮出一句诗:“像一枚阳光的羽翼/轻轻的/从高楼上坠落/扑入尘埃”。人最终是会归于尘埃的,但死亡真能够那么诗意吗?
跳楼,只会让自己的生命终结得很难看,还要被路人指指点点,被清洁工人一阵抱怨,或者,在新闻版面上占据一个小小的豆腐块,成为这个城市无聊的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生存?还是毁灭?”多少人内心里作过这样痛苦的抉择?
无论怎样,能够生存总是好的。
在她孤身一人流浪到这个城市,决定把这里作为最后的驿站的时候,她唯一的信念,只是能够靠自己的努力在这里好好的生存下去。
----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
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