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tqs-222(依潭清水)
整理人: rosace(2002-10-20 20:24:32), 站内信件
|
8月8日 晴转多云
上午前往南山牧场—— 一个哈萨克人聚居的地方。哈萨克是逃难者的意思。可见从前是个受欺负的弱小民族。
来到南山牧场,首先每人20元进他们其中的一个毡房做客。
导游告知,若在主人家洗手,他们是不喜欢别人甩手甩水的。
哈萨克毡房坐落在山下草坡、公路两旁。毡房,顾名思义是毛毡围成的房子,房子圈成圆形,门洞矮小,似我等娇小之人,一不小心也给碰到了头。进到里面看到周围围着花壁毡,地面是个铺着红毡的干净漂亮的大统铺床,占了房子面积的大半,统铺正中摆着一长方矮桌,桌上摆满了叫不上名的干粮小食品和油炸零食(只认识一样麻花)。
主人还没来到,我们看见铺上有艳丽的民族服装,知道可以穿来照相,于是我一马当先,毫不客气的穿起来到房外拍照。
牧民们还拿来几套靓衣服,大家更加踊跃,好一阵拍照热潮。可惜尽兴之余必得顾及草地上那煞风景的马粪。
等到女主人来了,大家便进房脱鞋上铺团团围坐,喝奶茶吃零食。女主人脸色红润,衣着光鲜,原来她是新疆某报编辑,现在退休回来,谈吐不俗。主客都是文化人,相聊果然甚欢,还一起拍照留影。
作完客我们接着又每人25大元,挑选马匹,骑马到后山。一般是一马双人,游客在前,马的主人在后。我的马主是个少年,马匹载着我们慢慢悠悠的往后山走,我和少年不经意的聊着,知道他才16岁,升高二了,平时在校寄宿,现在趁暑假回来赚点钱,旺季时,他们一天可载6趟,每趟得十元。新疆的旅游季节只有7、8、9三个月,9月下旬就逐渐没游客的了。可以感受得到,他们的生活是富足的。
很快来到了一个山坳,那里有茂密的衫树林和绿毡似的草坡,我们下马稍息,马匹在啃吃地上的草。细看之下发现那紧贴着地皮的草多是长得很细小的车前草。骑马原路返回,往返共约30分钟。
离开南山牧场,午饭后前往天池。到达地方后,要坐缆车上下。
好长距离的一段缆车浏览,倒也心旷神怡,想起前年去井冈山在九龙潭坐缆车时的心内惶惶,到如今的坦然,何尝不是一种进步?
下了缆车还有约30分钟的路程,我们选择步行上去。
路上一种未曾见过的开着近似蒲公英花(但要大得多)可以随风飘絮的草,浑身茎叶布满长长的尖刺,我感到奇特,于是发问,李老师抢着回答是天山雪莲,看见路旁溪水里嬉戏的鸭子,他又说是天鹅,我们都被他逗乐了。
后来导游告诉我那草叫鱼刺草,和骆驼刺一样是马、羊等动物很爱吃的草,我说那么多刺怎好吃,导游讲那就同人类喜欢吃辣一样,别具一种刺激味道吧。
山上气温宜人,大家轻松说笑,片刻就到了天池。天池在天山山脉环绕之间,面积不大,一泓碧水波平如镜,远处的山峰顶着白白的冰雪。我们湖边拍照、快艇游湖、踏下游瀑布,优哉悠哉。玩后坐游山车返回缆车口。
晚七点多钟下山,九点回到乌市,又是一路欢歌。
途中经过“西部歌王”王洛宾曾下榻写歌的地方,作短暂停留参观留影。
这次旅游最后的晚餐是吃烤全羊,因为没有散卖,我们自己花了八百多元买全只。其实广州的回民饭店随时有烤全羊散卖品尝,只不过当时是豪气干(云)羊了。据介绍,要烤的羊只,事先得饿它两天,然后只喂盐水,这样羊只通体有了咸味,吃的时候不用配料,只蘸一种香料末(没记住名)。烤羊推进来时,大家先合影留念,然后由厨师削肉拆骨,一盘盘端上来,大口吃肉,小杯喝酒,本人认为肉的味道其实无可恭维。
一桌菜餸外加一只羊,十二个人,怎样都无法歼灭完,剩余约半只羊肉,打包给司机和导游。
我不胜酒力,幸好是回到宾馆才感到昏昏乎的,不像小吴难受得当场哭起来。第二天听他们讲安老师当晚也醉了。
人醉了,心却醒着,明天随着四个小时的南飞,一次愉快的旅途将回到始发点,乐耶?恋耶?惜耶?没关系,明年再来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