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in_105.6(品)
整理人: qdanger(2003-01-03 21:06:22), 站内信件
|
秋--漆雕奶奶。
有奶的是娘,没有的也是。她让你成长。也许,你的血管里没有她的基因,可她让你生存下来,有了现在的家。有了现在的妻子,孩子。她是你的娘。这个团圆的日子,去看看她。已经满足。抚摩她干枯褶皱的手,她会为你的成长哭。
一.
.......攀峰说,一个孤老的女人,每年的中秋都会做些工艺品,坐在安居巷口,不是卖,是赠给过路的人。听说这个,品有些激动。今天是中秋。
.......一个皮肤枯黄的老女人,银白的发。坐在马扎上面,喝着水。一中绿色的水。品起初以为是茶,可等品蹲在老人身前的时候,就知道,这不是茶,是药。每天她都会喝这种药水么?今年的中秋似乎要冷些,虽然太阳灿烂着。仁义巷的鞭炮隆隆的震颤了街道。安居这边却是安静异常。经过的人们不想在这里停留,看看老人的东西。老人也不象是非要逢人就送。安详的表情,安静的等待。甚至羡慕的看着那些大包小包经过的男人女人。
.......几个唧唧喳喳路过的孩子,穿着校服,背着书包。老人眼睛都要眯成了缝。那表情似乎就是看着自己的孙子,慈爱,心疼。
.......一个胖敦儿,悄悄的走过来,趁老人看着其他孩子的空,把摊上的一个红色花编塞进了裤兜里。品恰好还在注意着老人的表情。“哎哟。”攀峰拧着那小胖子的耳朵,“干嘛?这么小,偷东西啊?”品转头看着攀峰,她在阳光下就象一个教育自己孩子的妈妈,并没有凶神恶煞,似乎还带着笑容。
.......老人也收回了目光,笑着,“给他吧,给他吧。”
.......攀峰撅着嘴,放了手,“谢谢漆雕奶奶。”小胖子竟然鞠躬?然后飞快的消失了。认识?品看看攀峰,攀峰就傻傻的冲着老人问了,“奶奶,那个孩子,您认识啊?”老人点头,“这孩子,淘气,总是让我抓他,抓不住,他拿什么就是什么。抓住了,他就买。从来就没抓住过他,去年拿了又跑回来,还给了五块钱。住我家前面。”正说话的空,那孩子已经回来,又是五块钱。扔了就走。远处一个女人微笑着。搂过孩子的脑袋转向一条胡同。
二.
.......老人姓“漆雕”。这是个古怪的姓,品原来还以为是回族的经名。后来进了老人的家,才知道,她是汉族。那是个简朴又简陋的家。没有电视、冰箱,没有风扇、空调。家里除了床和书,之外就只有老人自己了。
.......“奶奶,你家里人呢?”攀峰问得很傻气。品嗔怪的眼神让攀峰吓了一跳。“奶奶,您的孩子在外地么?”问完,品也后悔了,这和攀峰问的没有什么区别。攀峰得意的挽起老人的胳膊。老人微笑着,似乎并不介意,眼睛却锁在了床对面墙上一副装裱的画上。哦,那不是画,是一副被精心装裱过的月份牌。
.......“这种月份牌应该是旧上海时期的广告吧?”品煞有介事的自以为是起来。“在新疆,乌鲁木齐假日酒店对面的半打酒吧里就有这种月份牌呢。看上去象是工笔画。”攀峰蹙起鼻子,伸着舌头做鬼脸。老人笑得更加开心。直到现在老人说得还是很少。可能她以为品和攀峰想索取更多的工艺品。是的,品和攀峰除了对她感兴趣外,真的想把她剩下的一切包圆。所以,老人不停的喝水,不停的翻找。桌子上堆满了老人的制作。
.......是老人的环境给品造成了同情或者怜悯?品在攀峰提出回家的时候,竟然决定这个中秋陪老人过。攀峰的错愕只在脸上停了一秒。“奶奶,我给家里打个电话啊,今天我们陪您。”老人脸色突然的潮红,细密的汗水从额头上渗出,“不好,不好,这个日子忌讳在外,回家去。这些都给你们。回家去。”品看出了老人的欣喜,也看出了老人的信仰,她是个佛家信徒,因为老人开始“阿弥陀佛”。她的忌讳不无道理。“这样,许可,你回家去。给大姐她们说,我和奶奶过。”品决定着,攀峰却一脸的不快,小声的反抗,“不行,要么都回,要么都不回。第一次过中秋......”
.......品就瞪大了眼睛,“怎么?能和你过一辈子呢,陪奶奶怎么了?一个中秋节嘛,过几天去了深圳,哪里有时间回来?”攀峰走了。气呼呼的。品尴尬的笑着,透着傻气,问题全被傻气冲跑了。老人越发的局促起来,只是一个劲的“阿弥陀佛”。
三.
.......很久,老人突然想起什么,原来只顾着念经,没有给品水喝,品已经咳嗽了好几声。老人这才反应过来。“孩子,你家在哪里?口音象是北京那里的哦。岳丈家在这里?”品接水的时候差点洒了。红着脸,“奶奶,哪里,她是我女朋友,我们还没有结婚呢。”“戒指可不敢胡戴哟。”奶奶笑了。
.......说起了家,品的水缸浅了。那个家里,有爸爸,妈妈,已经当了母亲的姐姐。还有可爱的外甥女。被自己打过的姐夫。去世的外公依然在墙上慈祥,坚强善良的外婆。爷爷是老红军,奶奶是部队发的。老人哈哈的笑起来。剧烈的咳嗽。“孩子,可不敢胡说,部队是共产党的,哪里有发的奶奶?”“真的,真是发的。亲奶奶牺牲了,爷爷这么说的,奶奶以前是家里的保姆,后来部队就主张给爷爷当老婆了。那个时候,亲奶奶和大姨牺牲以后,爷爷一个人带着爸爸。后来解放支边,爸爸没有人照看,爷爷就和这个保姆结婚了”。
.......老人,再次的沉默了。锁在墙上,那副月份牌上。“我也有孩子,但那个孩子不是我的。解放前,我和左边那个奶奶一起,很好的姐妹。广生行要给雪花膏香水做广告。我们就找去照了相,然后别人照着相片做了这个广告的月份牌......”
.......老人的故事,吸引了品。缸子里的水已经变得冰凉。手指也逐渐冰凉,一个伟大的女人。一个善良的母亲。虽然从来没有生育过,但一样是伟大的。因为她用一生的年华培养。
四.
.......老人的挚友怀孕了,那个年代,没有明媒正娶是伤风败俗的事情。可真挚的爱情换来了凄惨的结局。老人的挚友因为爱上的是有妇之夫,又不肯屈尊做小。于是独自一人生养了一个女孩子。那个男人背信弃义,解放前跟随将帮叛逃了台湾。也因为生的是女孩子所以一颗钉子都没有留下。忧郁中,老人的挚友感染了结核,撇下年幼的孩子撒手寰西。老人是年已经二十。正是闺中待嫁的高龄女子。却不得不因照看这位挚友的孩子。与家人反目。与媒亲无缘。
.......好在,老人吃苦耐劳,勤奋刻苦。不仅有学识而且还心灵手巧,孩子在一种相对较为宽裕的环境种成长起来。
.......解放了,老人因为孩子生事的牵累,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从一个城市展转到另一个城市,从大城市到小城市,再到乡村。饥荒,干旱,洪涝,文革给了老人执拗的性格,孩子一年一年的成长。出类拔萃在每个城市的学校里。所有的一切都象老人相信孩子的那句诺言,“妈,我要让你飞黄腾达。”这不是对老人的承诺。而是老人对挚友的承诺,那承诺不是简单的把孩子抚养长大,让她活着。而是要让自己这一生的青春年华得到安慰。因为这个孩子出息了。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们总是喜欢这样说那个年代。台湾的男人因为因果报应没有半个子嗣,于是想起大陆还有一个女儿。可能年老孤寂,也可能想要落叶归根。竟然展转的找到了老人,以及那个出息的孩子。如果不让他找到也是可能的,可中国姓“漆雕”的人毕竟不多。于是,老人哭着告诉自己的女儿,她的生母去世,她的生父从台湾来了。而她不是这孩子的妈妈。
五.
.......谁能想象?高级的知识分子,国家干部,那个时候竟然以为与台湾有关系就算是有了海外关系,就等于出了国,就好象继承了大笔的家产。一个成年女人的虚荣和自私完全吞噬了她的善良,完全侵蚀了她的理想。完全淹没了她作为一个人的良知。可能正是因为她是这样一个男人的亲生女儿,所以,即使,一个善良而坚强的女人和她生活100年。在遇见了她的父亲后,她的一切罪恶细胞和无耻组合都会迸发出无耻的光彩。这就是遗传,就是基因,就是血脉,就是我们忘却的一种信息传递的根源。亲生!
.......再过五千年,台湾也还是祖国的一部分,这不可争辩的事实怎么会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头脑里变形?难道文化高的人都是弱智?品在老人婆娑的泪眼前诅咒这个女人。老人反驳着品,“不管怎样,是我一手把她带大的。不要这样说,只要她的生活好,我也就好了。”这么朴实的言语里蕴藏着多么伟大的情啊。品的鼻子也开始酸起来,眼泪就象短了的线。可品终究没有把自己的承诺抛出来。品也明白一个承诺的分量。一旦不能做到,将是莫大的伤害。
.......十几年来,这个忘恩负义的女人不但没有回来,甚至连一份信都没有。更不要说是电话。
.......桌子上满是月饼,大姐,二姐,三姐,还有攀峰熟练的整理着屋子,一口一个奶奶。品还没有闹清楚怎么回事。“我回去说,你要陪孤寡老人过中秋呢,她们挺感动,说来看看,顺便把你接走,今天,那个阿姨的生日,爸爸说要给她过。不去是不行的。”品笑了。牵起攀峰的手,在院子里。品简练的将故事叙述一遍。攀峰已经一把眼泪,一把鼻涕了。“女人只要在不恶毒的情况下,都是善良的。”品骄傲的告诉攀峰。得到的答案是,“废话”。
.......临走的时候,品还是给奶奶了一个承诺,“奶奶,每年中秋,您要给我们做礼物啊,我们来看您,即使我和她不能来,姐姐们都会来,是吧?”“对对对。”这是女人特有的嘈杂。但会让人心里舒坦,善良的此起彼伏好过无聊的打打闹闹。
六.
.......“爸爸,妈妈中秋快乐,今天,在外婆家过么?哦,那能在下午抽空去看看爷爷奶奶么?恩,好,一定带话啊,说,我想他们。爸爸.......我想说,是奶奶她让你成长。即使,你的血管里没有她的基因,可她让你生存下来,有了现在的家。有了现在的妻子,孩子。她是你的妈妈。”
.......“中秋的月亮为什么不会特别的圆?对了,当然是我不在家。照顾好自己,还有我妈妈。”
.......“品,我能和你妈妈说话么?”攀峰急切的问,品笑着把电话递给攀峰,“阿姨好!”电话又塞回来了。品纳闷着,“就这一句?”“恩。”攀峰跑开了,去了那间有妈妈影集的房子。闭上了门。妈妈在电话里笑的很大声。
.......“阿姨好。”品在照片前深深的鞠躬。攀峰笑着擦去眼泪。
.......祝福你们,幸福与不幸的人们。在这个月亮即将圆满的夜里。祝福您,漆雕奶奶。祝福您,爸爸。祝福您,妈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