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o_op(
)
整理人: efoo(2002-09-18 18:54:20), 站内信件
|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①抗叶酸代谢-----磺胺类,甲氧苄啶[TMP]。
②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青霉素。
③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多粘菌素类抗生素。
④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氯霉素,林可霉素,大环内
酯类抗生素。
⑤抑制核酸代谢。
【细菌的耐药性产生机制】 ①产生灭活酶。
②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
③细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
④其他-----代谢需要途径的改变,药物拮抗作用的
底物增加。
【避免药物耐性性的措施】临床医生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给予足够的剂量和疗程,必要的联合用药及有计划的轮换供药。另外一点比较重要,现在医学知识比较普及的情况下,很多人在家庭使用抗生素药物,比如先锋类,阿莫西林等等,往往运用不合理,造成耐药,给住院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
【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实验室药敏实验:
〖肠杆菌科〗 第一线: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吩,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第二线:头孢呋新,氯霉素,哌拉西林,
复方SMZ-TMP,第三代头孢菌素,诺氟沙星。
尿 液*:呋喃妥因,诺氟沙星,复方SMZ-TMP。
〖假单胞菌属〗 第一线:哌拉西林,羧苄西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第二线:诺氟沙星,复方SMZ-TMP,头孢他啶(或头孢哌酮)。
尿 液*:诺氟沙星,复方SMZ-TMP。
〖金葡菌*〗 第一线:头孢噻吩,氨苄西林-舒巴坦,红霉素,苯唑西林,青霉素,
万古霉素。
第二线: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诺氟沙星,利福平,复方SMZ-TMP。
尿 液*:复方SMZ-TMP,呋喃妥因,诺氟沙星。
〖肠球菌属〗 第一线:青霉素(或氨苄西林)
第二线:万古霉素。
尿 液*:诺氟沙星,红霉素。
〖流感菌属〗 第一线: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新,
氯霉素,复方SMZ-TMP。
『注』 Ⅰ 上述均为实验室药敏实验结果,金葡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尿液*指的是如果尿液中出现感染所运用的抗菌药敏感谱。
Ⅱ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病原因不明者(除病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外)不宜用抗菌药。
Ⅲ 剂量要适当,疗程要足够。剂量过小,不但无治疗作用,反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疗程过短易使疾病复发或者转为慢性。
【抗菌素的分类】
㈠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非典型β-内酰胺类类抗生素。代表药物: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曲松。
㈡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代表药物: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
㈢氨基甙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代表药物: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㈣四环素类及氯霉素。代表药物:四环素,氯霉素。
㈤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恰合成抗菌药(甲氧苄啶,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表药物: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㈥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抗真菌药: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唑类抗真菌药,氟胞嘧啶。抗病毒药:金刚烷胺,碘苷,阿昔洛韦,阿糖腺苷,利巴韦林。代表药物:咪康唑,阿昔洛韦,利巴韦林。
【小结】今天给大家说这么多,不一定大家都要看懂,大家只要有点印象就可以,毕竟这个细菌到处都存在,抗菌任务艰巨啊:)大家看完了,应该知道什么细菌感染使用什么样的抗菌药,这样,到了医院里,看着医生给自己开的方子也有个了解,对自己的小毛病也有个大概知道。关于各样的药物,以后会分类给大家详细说的,以后介绍的就是给大家看看常用的药,不再用医学化的药物名词了:)
---- 流浪渔夫
QQ:93222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