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igheadsquare(大头妹)
整理人: ricky_yyq(2002-09-21 14:55:54), 站内信件
|
深圳印象
--------- 构造实习报告
在广州生活久了,习惯了满路的天桥凌空而立,遮天蔽日。经过了短短个把小时,进入了深
圳的中心区域----福田区,满眼开阔的景象让我豁然开朗。整齐的高楼,宽阔的公路,穿插着
精心打造的绿化带,远处衬着连绵的青山,无处不体现着国际花园城市的风度。下了车,行走
于其中,慢慢地体味着个中的趣味。
参观建筑一览:
地王大厦
号称"亚洲第一摩天楼",是深圳的标志性建筑,集多功能写字楼、商务中心、酒店式商务
住宅、金融、购物、餐饮和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商业大厦。面积26.7万平米。整个大厦形
体分为3个部分。主体为68层写字楼,高383.95米,宽与高比例为1:9,创造世界超高层建比
例最“扁”、最“瘦”记录。立面由两个柱型塔组成;辅楼是一座33层、120米高的酒店式商
务住宅,形体是两块板式叠合相错,中间一巨型门洞,贯通大厦南北;5层高的购物裙楼,将
两个主体联接在一起。体形设计灵感源自:中世纪西方的教堂和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通、透、瘦
神髓。整体造型气势恢弘、一气呵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设计是空中游泳池,空间跨距约25
米,高20米,上下延伸由9层至16层。夹在商业大楼和商务公寓中间的是购物商场,它的
平面设计以一个形似钥匙洞的5层高的中庭为主。与周围的人文、自然景观相配合,成为深圳
独特的旅游景点。 筑成了城市美丽的天际轮廓线。
深圳特区报社报业大厦
深圳特区报业大厦是深圳特区报社总大楼,它位于深圳福田中心区外缘,面朝深南大道塔
楼采用双筒式平面,适用于景观式大空间办公、也可划分为小的单元。标准层每三层设有一共
享休息空间--"空中花园"。顶层(41层、42层)为国际会议厅和俱乐部。裙房中设有多功能会
厅(700座)、餐厅、展厅等公共活动场所。
新闻大厦设计围绕着特定的主题--"新闻文化"而展开,通过抽象象征及隐喻录求具有双重
译码,多重涵义及独创性的建筑造型与空间个性。设计中采用了形式感突出的结构形式,及光
洁现代的材料,设置了大面积、具有亚热带色彩的室内、室外、半室外空间,体现出特色及时
代感。
前广场中,环绕敞廊设置了大片水池,它使得金属感的敞廊与广场石质铺地之间有了一个
柔性的过渡层次,水中的映象及敞廊铝板的光泽随着气流和光线的流动而变换,为广场带来了
生气。内外空间环境的关系,在建筑中心轴线上得到了进一步的表达,从面端的人行道至北端
的水幕墙,雕塑喷泉、广场水池,入口门架雨蓬、大台阶、敞廊、大堂等元素组成了一个多层
次的空间序列。
市民中心
主休平面由三部分组成:西翼为深圳市政府办公楼,东翼包含了博物馆和会议中心。中
心部分是展览大厅、大会堂、档 案馆以及为市民服务的种种活动场所和设施。其上部空间是
一座形象独特、气势恢宏,低缓舒展的大屋顶。起伏流畅的屋顶设计,体现了大鹏展翅的含意
,又表现了向公众开放,政民共欢的亲和气氛,特别是屋面上的蓝色太阳能板,将为主体建筑
提供源源不断的环保电能。该大厦建筑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目前结构已经完成。
建设生态城市
建设生态城市,深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海陆兼备,山水相依,气候温湿,植被繁
茂,风光秀美。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多样性生态的形成和保护。城市布局呈东西向的带状组团
结构,各组团之间以河流和绿化带相隔,总体布局较科学,在城市设计和环境设计过程中,大
力营造优美的街景、市容,市、区、镇、村已建公园222座。
10多年来,深圳经济以30%-50%的速度递增,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
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少污染、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例为全国最高,且呈进一步优化态势,属生态城市建设中较理想的产业结构。深圳作为
特区城市,有历史文化的积淀,更有开放的精神和现代化的特色,这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准备了
文化基础。
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与优美恬静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城乡景观交融、协调发展;
可以便利地与自然景观接触,实现城市结构山水化和田园化;有完善的绿地系统,各类公园布
局合理、设施齐全,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不低于60%、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20平
方米;城市街道绿化普及率在95%以上,市区干道绿化带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居住
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有不同功能的公园,还有精心设计的雕塑、喷泉、建
筑小品等,提供优美的有韵律感的城市环境,满足市民的行为与心理要求,符合人们审美情趣。
深圳住宅--香榭里花园简介
1、是国内最早在住宅楼采用彩色压型钢板屋面的项目。防渗漏和装饰功能出众。
2、创新的建筑风格、贴近的园林、融洽的人车关系、中高密度带来宽阔感觉的规划值得
借鉴。
(1)外墙颜色为青灰,多伦斯涂料喷涂,不张扬,耐看。与现在市面上普遍招摇的、怕
人不理睬的外墙颜色相比,显得深沉稳重。
人到一定阶段后,到了极致就往往追求自然、简约与返朴归真,这是一种质的飞跃。这与
其客户定位是想吻合的。小区总的来看确实有种宁静致远、悠然于心、淡定从容之感。
(2)连体住宅做出了点式住宅的效果,错落搭配,通风情况良好,虽然容积率不算小,
但是身处其中并不感到压抑,这恐怕是深圳同容积率楼盘中最开阔、视野最好的住宅了。但是
就是为了这个效果,建筑采用了弯曲连体式,造成呼型均好性下降。
(3)人车关系:分而不隔,人车关系处理相当完美,可以算深圳第一。人车各有道,以
绿化隔离,汽车可以开到各栋楼下,避免了一般楼盘的所谓人车完全隔离,而出现车(也是另
外一个家)与住家之间永不得亲近。
车道没有直路,全为弯路,在设计上就考虑到把车速降低下来,保证安全。所以,虽然看
不到橡胶减速垫,但是汽车与人依然在小区和谐共处,车速很慢。
这太值得深圳所有的地产学习了,目前深圳的房地产商热衷于学习表面化的东西,一面倒
地、无原则无引导性地引合购房者,对于这些一般购房者不能立刻体会的设计却置之一旁,这
是一种错误的态度。
(4)绿化层次丰富,快生树种和慢生树种、乔木与灌木及草坪之间搭配很好,尤其是小
区东围墙一排樟树,对小区是有益的,驱虫、四季青,可惜生长比较慢。
3、直径75~80米的入口容纳式广场,给人以回家的味道。
深圳建筑:海纳百川展彩容
建筑作为城市的基本要素,集中体现着一座城市的风貌,折射出社会文化思想的火花、深
圳建筑以其高楼林立的现代风采,海纳百川的千姿百态构成了这座年轻城市改革开放,开拓创
新的城市之魂。使游访深切的客人为之赞叹,使深圳人对自己的家园充满自信。
深圳建筑风格主要是揉合欧陆风格为主,有刚劲雄伟的罗马风格,高耸庄严的中世纪哥特
式建筑风格,纤巧华丽的巴洛克式风格,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这些风格不是单纯地照搬,而
是一种有机地渗透和汇合。
20年前,深圳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题小镇,其建筑只有集中于老东门一带低矮、陈旧的
1至2层的民房。改革开放20年,深圳城市建筑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千百幢大楼拔地而
起一幅现代城市的壮丽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其实一篇短短的论文无法把在深圳的每个感受和学习所得记录下来,
深圳给我的一切都将留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建筑实地调研的开始……路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