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体育运动>>● 武术与搏击>>器械博览>>器械>>日本刀研究序说

主题:日本刀研究序说
发信人: new_shock(无式·白发·神)
整理人: iaido(2003-10-20 00:40:36), 站内信件
http://www.minosky.com/html/icph/icon/honglan/rbdyj2.gif

  太刀

  太刀(たち)
  太刀是特指具有较大弯曲度,刀身长2尺(66cm)以上、3尺(约1m)不足的弯刀。另外,2尺以下的称为小太刀,3尺以上的称为大太刀(或称野太刀)。太刀与同属刀剑类的打刀稍有不同,其区别之一在于刀鞘,太刀刀鞘上有两个金属环(称为“足金物”:靠近鞘口的一个称“一足”,另一个称“二足”)用缎带相互穿插编织成型,使之便于携带。缎带与足金物之间又用一小块金属(称为“革先金物”)连接。刀鞘头部由金属包裹(称为“石突金物”)。拔刀时必须要下压刀鞘口的条状金属物(称为“口金物”)。太刀基本为双手持刀,而马上的武士也有单手持太刀的。刀身弯曲的形状使挥下斩击更为有效,这继承了较早出现的毛抜形太刀的那种弯曲形状。这类刀剑的出现,使合战的方式从徒步向骑乘转变。
  【长度:75~120cm 重量:0.6~1.0kg 出现时期:鐮倉~南北朝(1192~1391)】

  大太刀(おおだち)
  大太刀又称野太刀(のだち),是一种长大的太刀,长3尺以上。鐮倉时代武家掌握了实际的政权,武士们以拥有豪迈与腕力为荣,进而可以夸耀威武的武具——具有长大刀身的太刀屡屡出现在战场上。有许多夸张描述的『太平記』一书中,对超过5尺(约150cm)的太刀的记述多处可见。而在文献上记录的最长的太刀刀长为9尺3寸。另外,现今尚存的最长野太刀,全长7尺4寸2分(约225cm),弯曲部份长3寸1分(约9.4cm),身幅1寸2分(3.6cm)。此刀现存于新潟県弥彦神社中,为日本的国宝之一。
  【长度:90~300cm 重量:2.5~8.0kg 出现时期:鐮倉~安土桃山(1192~1599)】 

  小太刀(こだち)
  小太刀特指2尺(66cm)以下的太刀。除大小相异外,其它与太刀基本相同。
  毛抜形太刀(けぬきがたたち)
  毛抜形太刀是平安时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刀柄与刀身一体化的刀剑。别名又称“野剑(のだち)”。其特征是刀柄在设计上有清晰的雕刻,这些雕刻在握手处和刀柄頭部位都可见到。刀柄与刀身均成弯曲状,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関東常用的蕨手刀的影响,多适用于马上的斩杀。毛抜形太刀原本是武官佩用的,后来成为只限于作公卿的兵杖使用。
  【长度:80~100cm 重量:0.9~1.1kg 出现时期:平安~南北朝(974~1391)】 


http://www.minosky.com/html/icph/icon/honglan/rbdyj/2101.jpg
毛抜太刀

  华丽的太刀一般是在盛大仪式中,由朝廷皇族和贵族们所佩带的。这类太刀一般没有鞘柄,而是由编制成型的缎带所代替的。金属刀鞘上有精巧的雕篆:上图的太刀刀鞘装饰为鸟群与云彩的浮雕。


http://www.minosky.com/html/icph/icon/honglan/rbdyj/2102.jpg
いぇふ太刀

  上图太刀的刀柄饰有五颗蓝色心形宝石。刀鞘为桔黄漆,并配有金色“萬”字纹章。太刀一般佩挂在腰间,它是最高等级地位的象征。(根据社会等级制度佩带不同的刀具,打刀次于太刀,其后则为脇差。)


http://www.minosky.com/html/icph/icon/honglan/rbdyj/2103.jpg
大小半太刀

  大小半太刀是武士阶级持有的独特的组刀。它出现在十六世纪初期。长刀和短刀的组合由此得名“大小”二字。上图大小半太刀的刀鞘饰有金色纹章:蝴蝶纹、月光纹,以及家族的家纹。半太刀刀鞘上的金属榫肩与太刀的榫肩是同一类型的。

  另附:“太刀各部位的名称”图一张 
http://www.minosky.com/html/icph/icon/honglan/rbdyj/2104.gif


----
罪人~! 系我剑下觉悟啦~~!

http://www.n-p-s.net/image/meitou/meitou1/kanesada28sp01.jpghttp://www.n-p-s.net/image/meitou/meitou1/kanesada28sp02.jpg
日本刀(模造刀)和泉守兼定2尺8寸特注極上拵え超薄刃仕上げ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