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ew_shock(无式·白发·神)
整理人: yxguojz(2004-06-04 11:52:45), 站内信件
|
2002.03.03
--------------------------------------------------------------------------------
船島很小,頂多只有二千平方公尺,北邊是一座高丘,有很多松樹;南邊則是一片平坦淺灘,延伸至海面。從丘陵到平地的海邊,是今天的比武場地。沙灘不遠之處,見證人以及官員們早早便在樹與樹之間圍上幔帳。離約定的時辰已經過了兩小時,大家都等得極為不耐煩。
「武藏來了!」立在海邊的藩士大叫。
佐佐木小次郎聽後,從山丘上走下來。他先向見證人們行禮,之後,靜默地走向海邊。
武藏乘坐的船隻抵達沙灘之前,武藏便跳入海水中,快速走向沙灘。
小次郎看到武藏,先開口:
「武藏嗎?」
武藏立在海水中,微微一笑:
「你是小次郎嗎?」
小次郎的眼光殺氣騰騰,雙眸在燃燒著。武藏的眼神卻毫無殺氣,宛如深邃的湖水。兩人都立在海水中。浪花不停濺向武藏手中的船槳木劍尖端。小次郎大喊:
「武藏!」
「……」
「武藏!」
武藏依然默不作聲。
「你怯場了嗎?還是另有計謀?總之,你是個懦夫!竟然遲到了一個時辰!你每次都故意遲到,可是,我不吃你這一套,你最好要有心理準備,堂皇正大地死去吧,免得遺臭萬年。來吧!武藏!」
小次郎拔出長刀,同時將刀鞘拋入海中。武藏見狀,開口:
「小次郎,你輸了。」
「什麼?」
「勝負已分,你輸了。」
「你憑什麼?」
「如果你有勝算,為何拋棄刀鞘?拋棄刀鞘等於拋棄了你的性命。」
「胡說八道!」
「可惜啊,小次郎,你氣數已盡。」
「過來!」
「好!」
武藏踢著海水,飛奔至小次郎左方的沙灘。小次郎延著沙灘追上去。武藏的雙腳剛踏上沙灘,小次郎便揮下長刀。可惜,刀尖只從武藏頭上掠過。
武藏一直背對著海。小次郎則面對著海。正午的陽光反射在水面上,小次郎處於相當不利的地勢。小次郎小步移動。武藏也緩緩向前移步。冷不防,武藏雙腳離地,翻滾在半空。小次郎忙將長刀揮向空中。一道鮮紅血跡濺開來。小次郎眼中浮出笑意。
四周一片靜寂。松樹沙沙作響。白雲悠悠晃過。
武藏回過神來,發現小次郎躺在離自己約十步遠的沙灘上。臉上帶著笑意。原來小次郎臨死前看到的那道血跡,是武藏額頭上的紅巾。
武藏默默地走到小次郎身邊,屈膝跪下,伸手探看小次郎的鼻頭,發現小次郎還有一絲氣息,立即鬆了眉頭。
「也許有救。」
武藏內心十分欣慰。他不希望這位武藝與自己旗鼓相當的劍客,喪命在這場比武中。武藏雙手伏地,向幔帳方向行了一個禮,接著提著滴血未沾的木劍,快步奔向北岸,跳進船隻內。小船,漸行漸遠,不知駛向何方。
以上是吉川英治的「嚴流島決鬥」簡輯場面。
接下來,我們來考證史實。首先,為什麼武藏和小次郎不得不決鬥?如果只是為了揚名,私鬥便可,實在沒有必要動員官員與藩士。此外,許多古文獻均留下這場大規模決鬥過程的詳細描述,但是有關決鬥的原因,卻始終保持沉默。為什麼?
我們先來整理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
九州豐前國(福岡縣)的藩主是細川忠興,細川忠興與其父細川幽齋都是織田信長重用的大名,細川忠興更是明智光秀的女婿。妻子是日本史有名的那位細川珈拉莎(洗禮名)。明智光秀篡弒織田信長的「本能寺事變」之後,細川忠興拒絕岳父的引誘,站在豐臣秀吉這一方。豐臣秀吉過世後,立即見風轉舵,想辦法接近德川家康,日後在「關之原戰役」立下戰功,德川家康於是賜予他豐前一國。細川忠興也是日本茶道創始人千利休的「七哲弟子」之一。
細川家是俸祿將近四十萬石的大藩,改封領地之後,國內治安還算良好,只是內部紛爭頻仍。所謂內部紛爭,是藩主派與三男細川忠利派之間的對立。對立的原因是藩主採迫害天主教耶穌會教徒政策,兒子卻堅守保護政策立場。當時,日本總人口大約是二千五百萬,天主教信徒大約是五十萬左右。
佐佐木小次郎是藩主寵愛的劍術師範,宮本武藏則與細川忠利的家臣之首有前緣(據說,細川忠利的家臣之首是宮本無二齋的弟子)。再者,小次郎赴會時所搭乘的船隻,是藩主特賜的;而武藏所搭乘的船隻,則是細川忠利這一派準備的。此外,武藏終生鬱鬱不得志,晚年客寄於熊本藩藩主那一段時期,受到藩主不合常理的厚待,而此時的熊本藩藩主,正是細川忠利。由此看來,「嚴流島決鬥」是不是極有可能是「代理戰爭」?也因此,決鬥之後,武藏為了逃避藩主派的追殺,才不得不再度步上漂泊之旅吧。
至於武藏當天遲到兩小時之說,其實有個很有趣的比照。武藏過世四年後,其養子宮本伊織所建立的「小倉碑文」中,沒有武藏遲到這個事實。四十五年後,「嚴流島決鬥」見證人沼田家所紀錄的《沼田家記》中之〈船島決鬥見聞錄〉,也沒有武藏遲到這種說法。六十九年後,取材自武藏的第三代弟子口述所紀錄下的《武藝小傳》,更沒有武藏遲到之類的記述。那麼,武藏到底是何時才開始遲到的?原來是在一百一十年後的《二天記》中,武藏才「開始」遲到的。過世後一百一十年才「開始」遲到,這,合理嗎?
另外,比武當天,武藏所持的木劍,真的是渡海時在船隻內用小刀削成的嗎?武藏的船隻是從下關港出發,而下關港離船島僅有兩公里左右,就算是當天風大浪高,也不可能會超過半個小時。半個小時內,有辦法用小刀將船槳削成一把木劍嗎?何況,武藏當天所持的木劍,長達一百二十六‧八公分。
當然,我們不能怪吉川英治歪曲了史實,畢竟,吉川英治的《宮本武藏》,重點是武藏的求道精神,而非其生平紀實。何況,吉川英治的《宮本武藏》所依據的基本文獻,其實也是《二天記》。話雖如此,我還是想澄清完全違反「武士道」精神的「武藏遲到」之說。不為什麼,只是想保武藏的名譽而已。
--------------------------------------------------------------------------------
---- 罪人~! 系我剑下觉悟啦~!
Ka Ta Na Cold stee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