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体育运动>>● 武术与搏击>>武林人物>>宫本武藏>>宮本武藏(一)

主题:宮本武藏(一)
发信人: new_shock(无式·白发·神)
整理人: yxguojz(2004-06-04 11:52:45), 站内信件
2001.12.29


--------------------------------------------------------------------------------

日本當代名作家直木三十五(Naoki sanzyugo,日本兩大文學獎之一,專門頒給大眾文學作品的【直木獎】,就是為了記念他而取名的),曾經於1931年在《讀賣新聞》舉辦的座談會中,與日後的【直木獎】創辦者,也是日本當代名作家菊池寬(Kikuchi Kan),面紅耳赤地爭論「宮本武藏到底強不強」的問題。當時,直木三十五堅持: 

「宮本武藏在《五輪書》(gorinnosyo)中說,從十三歲到二十八、九歲,他始終在鑽研兵法劍術,而且歷經六十餘回合比武,從來沒有敗在對方手上,因此是舉世無雙的劍豪。但是,他挑選的比武對手,都非一流劍客,也從來沒有同關東地區的著名劍客比武過,終生窩在關西地區,這樣還能自稱是舉世無雙的劍豪嗎?」 

菊池寬是支持宮本武藏的,當然口沫橫飛地同直木三十五雄辯高談此問題。湊巧歷史小說名作家吉川英治(Yosikawa Eiji)也在席上,於是直木三十五矛頭一轉,直逼吉川英治: 

「吉川君,你認為怎樣?」 

吉川英治只是淡淡回說: 

「我的看法和菊池先生類似。」 

之後,直木三十五又在當時日本大眾文學代表雜誌《文藝春秋》上,展開他的「宮本武藏其實不強」論調,並公然指名道姓要吉川英治出面同他「筆戰」。不過,吉川英治始終沉默以對,1935年,才在《朝日新聞》上開始連載名滿天下的《宮本武藏》。這部大作,大概正是吉川英治回覆直木三十五的「答案」吧。遺憾的是,直木三十五於前一年過世了。 

話雖如此,直木三十五是否打心底否認宮本武藏的劍術呢?根據他的著書《日本劍豪列傳》中〈宮本武藏之卷〉,我感覺,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直木三十五只是不願意盲目追隨世間的固定觀念而已吧。畢竟,宮本武藏確實沒有和同一個時代的劍豪柳生宗矩等人比武過。 

其實,無論哪一個時代,「宮本武藏到底強不強」的問題,似乎是日本男性作家們偏愛的爭論焦點。往昔如是,現今也是如是。站在女人的立場來看,有時候我會覺得:「這個問題有那麼嚴重嗎?」另一方面,更會感到:「男人實在很無聊,卻又很可愛。」你管人家到底強不強?反正死無對証,難道你能叫宮本武藏和柳生宗矩再活過來一次,到電視台表演公開比武?不過,這終究是女人的論調,不是男人的觀點,因此,「宮本武藏到底強不強?」,在日本男性之間,依舊是個可以爭論得口乾舌燥的議題。且是個永遠爭論不出結果的問題。 

我不知道宮本武藏的劍術到底強到什麼程度,但是,我卻相信,他終生是個「孤孽劍客」。 

1584年,宮本武藏(Miyamoto Musasi)在岡山縣英田郡大原町宮本村呱呱落地。父親是新免無二齋(Sinmen Munisai),本來可以世襲當地小地主家臣之首的地位(相當於現今村長),卻不知為何,竟淪落為鄉間劍士,蟄居深山小村中。武藏的母親是率子,在武藏三歲時,拋夫棄子離家出走,之後再嫁他人。無二齋又娶了個妻子阿政。因此,對武藏來說,阿政是繼母。只是,武藏沒有留下有關自己幼年時代的隻言片語,生前更鮮少向他人提及雙親的事,以致後人到現在仍摸不清他真正的身世。 

話說四百多年前的某天,宮本村荒木神社舉辦祭典,年幼的武藏夾在一大堆村人之間,觀看了擊鼓人靈捷運用左右雙手,徐疾自如地搥出直搗人心的旋律,不禁大為心折。回家後問父親: 

「只要勤練,是不是左右手都能揮劍?這樣不是很方便?」 

無二齋生前自稱「日下無雙兵法術者」,又四下發豪語說此稱號是當時足利將軍賜予的,我們且不管此稱號是事實與否,總之,無二齋的劍術應該相當高明才對。那麼,武藏從小便很可能時時拿著樹枝有樣學樣地高來高去吧。 

「傻孩子,你說得好,但是這叫『追二兔者不得一兔』,會兩頭落空的。」 

「勤練的話應該可以辦到。」 

「你又不是不懂劍術,握劍時,左手要用力,右手要放鬆,這樣才能掌握刀鋒的勁頭,左右兩手合一,才能完整無缺。左右兩手都能揮劍的話,當然很好,但是,雙手合一都不見得能做好的事,隻手怎麼可能做得起來?」 

「可是,作戰時,大將們都是坐在馬上,隻手揮刀,隻手勒韁繩的。」 

「戰場中的騎馬戰,主要兵器是長矛、扎槍,利用馬匹奔騰的力量,對準敵人鎧甲防護不到的地方,例如腋下,再一刀刺進去。這種槍法和劍術完全不一樣。雙手揮刀都無法斬開鎧甲了,何況是隻手?馬上的大將必須親手揮刀追趕敵人時,表示已經戰敗了。」 

「可是,如果是在房間內、樹林內、巷弄內那種狹窄的地方,左右雙手都能自由揮舞長短劍的話,萬一右手被砍斷了,左手不是還能用短劍護身嗎?」 

「傻孩子,右手被砍斷了,等於一切都完了,空留左手有什麼用?你還小,不懂得劍術道理。」 

「一般武士隨身都佩帶長短雙劍,如果雙手只能用在長劍上,那他們又何必佩帶短的護身劍?右手被砍斷時,為什麼不能用左手來護身?不練習,怎麼知道辦不到?我一定要練習看看,我才不想像父親那樣,成天只能拿短刀削牙籤……」 

話聲未畢,一支短劍咻地飛了過來。正是無二齋手中用來削牙籤那支短劍。武藏閃了一下身,短劍直直沒入武藏身後的牆柱上。據說,此時,武藏不但沒有嚇破膽,反而吃吃笑著拔出短劍,拋回給無二齋。當時,無二齋已經是個半百老翁,武藏則還是個幼童。 

無二齋因為幼兒的一句話,便隨手拋出手中的短劍,可見無二齋不是一般所謂的「慈父」。又,武藏自小便失去母愛,成人後一概不談論或書寫自己幼年時代的回憶,由此,我們可以想見,他的幼年時代環境一定非常複雜、苛酷、冰冷。這也是造成他日後人格異常的主因之一吧。 

天才與狂人,本來就是只有一紙之隔;任何留名青史的天才,有哪一個不帶與其才能等量的狂氣呢? 

武藏七歲時,無二齋過世了。孤兒武藏,只能輾轉流落在眾親戚家,最後寄居在某僧庵籬下。武藏晚年後才發揮出來的藝術、書寫才能,似乎是在這個僧庵時代奠下基礎的。 

http://www.iris.dti.ne.jp/~o-miya/japan/hito/musasi-1.jpg

-------------------------------------------------------------------------------- 


----
罪人~! 系我剑下觉悟啦~!

 http://ttcgifts.com/images/cs/cs88k.jpg
Ka Ta Na  Cold steel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