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体育运动>>● 武术与搏击>>武林人物>>宫本武藏>>宮本武藏(二)

主题:宮本武藏(二)
发信人: new_shock(无式·白发·神)
整理人: yxguojz(2004-06-04 11:52:45), 站内信件
2002.01.10


--------------------------------------------------------------------------------

武藏十三歲時,初次開了殺戒。 

當時,武藏寄居的僧庵,在岡山縣鄰縣的兵庫縣,緊鄰大阪府、京都府。時值豐臣秀吉掌權的天下,士、農、工、商封建身份制度甫成型,眾多因戰亂而失去主君的失業武士浪人,唯恐天下不亂,到處造謠生事,治安極為不穩。身手不凡的武士,更是奇裝異服地四下找高手比武,以求名震天下,叫當地掌權者知道自己身懷特技,運氣好得話,或許還可以逮住機會來個「鯉躍龍門」。 

新當流劍客「有馬喜兵衛」,正是這類浪人之一。 

話說某天中午,武藏發現村內豎立著一支佈告牌,上面寫著: 

「吾願接受所有武藝高手的指教!」 

講白一點,意思是: 

「有種的,通通放馬過來!」 

身強力壯的武藏,是村內頑童頭目,平日經常惹事生非,連大人在路上遇見他,都會退避三舍。 

這時,武藏盯著告示牌一會兒,便拔腿跑回僧庵,抓起毛筆,再度奔回原地。他用毛筆刪掉挑戰文,在一旁揮筆寫下: 

「小生明日奉陪!宮本武藏。」 

村人們當然明白署名的那個「小生」到底是哪方人物,於是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不到傍晚,風聲便傳進僧庵老住持耳內。 

老住持驚慌失措地趕到有馬喜兵衛宿處,一個勁兒地賠罪: 

「那個『小生』,真的只是個乳臭未乾的小生,他還沒接受結髮戴冠儀式,請大人高抬貴手,放他一馬吧!」 

有馬喜兵衛萬萬沒想到來挑戰的竟是個小毛頭,但是,消息已經傳遍了全村,鄰鄉近鎮的人也在等著看好戲,若還未開幕便打了退堂鼓,往後叫他掛什麼臉譜繼續周遊諸國?騎虎難下的有馬喜兵衛,左思右想,最後拍了一下盤坐的大腿,笑道: 

「有了!有妙計了!師傅,麻煩您明天帶那個小鬼到比武現場來,要他當眾向我磕頭賠罪,這樣,不就一舉兩得嗎?小鬼既不必受無謂的皮肉之苦,在下也能保住臉面,呵呵。」 

司馬遼太郎在其著書《真說宮本武藏》中,如此介紹了有馬喜兵衛: 

「新當流是德川家康身為三河國(愛知縣東部)主君時代時,近鄰諸國間流行的劍術流派。當時,有位劍術家,名有馬時貞,流浪到三河。由於懷有新當流劍術授予証明,家康對他極為器重,並拜其為師,學得新當流劍術竅門。不久,時貞過世,家康不忍斷絕有馬門第,遂過繼有馬一族中名叫秋重的男子為養子,封為豐前守,日後並命其為紀州(和歌山縣南部,主君是家康十男)德川家劍術師範。直至江戶時代中期,新當流一直是紀州附近的劍術主流流派。有馬喜兵衛大概是這一族人。」 

新當流之祖是塚原卜傳,與劍聖上泉伊勢守信綱為同一個時代的人,也是名留青史的劍聖之一。如果有馬喜兵衛真是德川家康器重的有馬一族,便不可能是個蹩腳的劍客。 

再說,宮本武藏的《五輪書》序文中,記述「吾於十三歲首次同新當流有馬喜兵衛比武,獲勝;十六歲同但馬國(兵庫縣北部)兵法者秋山比武,一樣獲勝。」前者明確寫出「有馬喜兵衛」全名,後者只寫出姓氏「秋山」,由此可見,「有馬喜兵衛」這位劍客,在當時、當地應該都頗有名氣才對。而一位頗有名氣、劍術不凡的劍客,為什麼會跑到鳥不生蛋的窮鄉僻壤來送死?可能是在周遊全國時途中路過,想在武藏寄居的村落討得一夜住宿和酒宴而已。這在當時,是藝人們的慣用手法。 

話說回來,比武當天,老住持誠惶誠恐地帶著「小生」武藏來到比武現場。有馬喜兵衛與同行弟子,則悠閒自在地在現場談笑風生。 

老住持拉著武藏的手,將武藏拖到有馬喜兵衛面前,按住武藏的臂膀,喝道; 

「快!快向大人磕頭賠罪!」 

武藏卻只是悶不吭聲,銳目凝視著喜兵衛。 

喜兵衛有點坐立不安。老住持帶來的「小生」,不但其貌不揚,身軀更是魁梧奇偉。光是身高,恐怕就有一百七十公分以上;體重,更不用講了。再瞄到「小生」手中緊緊握住的那支長棍,喜兵衛暗忖:「這小子,真的還未到結髮年齡?」繼而環視一下四周,人山人海,每一張臉,皆斂聲屏氣,大氣不喘地在觀望事態的演變。但是,身為堂堂武士身份,當真能在眾目睽睽之下,同一個娃子動武嗎?喜兵衛只能暗地祈禱眼前這「小生」最好能識相點,主動向自己搖尾乞憐。 

「小鬼,跪地請罪啊!」 

武藏一聽,二話不說便掄起手中的長棍,一棒揮過去。這一招可以說是有勇無謀且卑劣的突襲招數,完全不遵守武士比武時的規則,喜兵衛險些遭殃。 

「小子!」 

喜兵衛怒火中燒,拔出長刀準備應戰。無料,武藏竟拋下手中的長棍,大吼: 

「徒手來!」 

「好,徒手就徒手!」 

喜兵衛也拋下手中的長刀。大概是小看對方是頑童,一時疏忽大意了。 

兩人抱在一起後,武藏使出天生便具有的過人膂力,高高舉起喜兵衛,用力摔在地上。喜兵衛慌忙想重整體勢,武藏卻不讓他有喘氣的機會,一屁股坐到他身上,順手拾起身邊的長棍,對準喜兵衛的額頭,搗蒜般地砸了下去。 

待武藏回過神來時,只見胯下的喜兵衛早已四腳朝天,一命嗚呼了。老住持跪在一旁喃喃數著念珠。看戲的村民們,則個個魂飛魄散,啞口無言。 

因此,司馬遼太郎才會說:「武藏的兵法,出發點是屠殺。」 

不過,《五輪書》第一章〈地篇〉中,有一則學習劍術應有的心理架勢:「隨身之武器,理應長處盡展。」這麼說來,武藏生來便具有的高大身軀與非凡膂力,理應是武藏的「隨身之武器」之一吧? 

開了殺戒之後,大概在村內待不下去了,不久,武藏便離開僧庵,步上他如漂鳥般的生涯之旅。 

http://www.iris.dti.ne.jp/~o-miya/japan/hito/musasi-6.jpg 

(武藏畫:枯木鳴鵙圖。枯木上一隻毛毛蟲,拚命往上爬,頂上卻有一隻百舌鳥在等候。) 

http://www.iris.dti.ne.jp/~o-miya/japan/hito/musasi-5.jpg


-------------------------------------------------------------------------------- 


----
罪人~! 系我剑下觉悟啦~!

 http://ttcgifts.com/images/cs/cs88k.jpg
Ka Ta Na  Cold steel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