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sq222777(我只是一个过客)
整理人: zwgwoaini(2002-11-04 13:25:28), 站内信件
|
酒之胡说
酒,又被人称为“杯中之物”,酒徒贪杯。酒,在古人的思想中也代表了一种极度奢华的享受。如酒池肉林、酒色财气等,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对于酒的憎恶和排斥。
酒,自古就与“怀中之物”——色并蒂连理。所谓“酒能乱性”是也。酒本身就是一种麻醉剂,在麻醉人类的肌体的同时,也麻醉了人的思想。男人喝醉了酒,总是会想起很多的女人;女人喝醉了酒,却只会想起一个男人,而且就是那个抛弃了她的男人。
诗仙加酒仙的李白曾有诗云:今朝有酒须尽欢,莫使酒樽空对月。寥寥十四个字却流传了无数个世纪。酒,也代表了一种豪放,一种粗犷,代表了一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与向往。可能正因为李白爱喝酒,才会写出如此醉人的诗篇,正应了现代人的一句话:无酒不成诗,无烟不成文。
大概世人对男人酗酒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其实女人酗起酒来比起男人尤为过甚,简直就是巾帼不让须眉呀。有区别的是,男人无论是在高兴、烦恼的时候都喜欢喝酒,有时候即使什么事也没有,他们也会喝一点,权当是一种消遣罢了。而女人则不同,她们往往在是烦恼的时候才会去喝酒,一种故作潇洒的姿态,一种放纵自己的潜意识,一种试图在买醉之后忘却一切的心理。
做得到吗?喝酒看状态和心情,借酒浇愁愁更愁。有时候虽然喝醉了,眼也朦胧,腿也颤抖,你的心里却明朗如初,酒醉心明,体会那一种酸楚比没醉之前更加难受。
我试过,在我烦恼的时候,酒量却总是特别好,往往是掏空了腰包还没有把自己灌醉,可笑不可笑?我也曾醉倒过无数次,却是在朋友相聚,大家都很开心的时候,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酒落欢肠之时,在一种不知不觉中就醉了。有几次都是被别人抬回家的,但他们还是一直公认我酒量好。
酒按照酿制工艺分为浓香型、醇香型和酱香型,不同的香型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酱香型的如贵州茅台,易下喉,也易醉人;浓香型的如湖北稻花香,酒香醇正,也不易醉;醇香型的如北京二锅头(不知是不是啊),酒劲确实厉害,一小瓶就可以令你头晕目眩。按酒的品种,又可以分为白酒、红酒、啤酒、黄酒,还有米酒(不知算不算)。据说韶兴的黄酒特别好喝,只是无缘一饮,有些遗憾。有人特别喜欢喝洋酒,说很是好喝,我却不敢苟同。路易十三、埃菲尔,和中国的草药味一般,加再多的冰也还是难以下咽。
说到酒,不提酒文化,似乎总觉有些欠缺。中国源远流长的酒的古文化我是一概不知了,但对于现代的“酒桌文化”,却还略晓一二。什么“迟到者先罚酒三杯”、“先干为敬”、“只敬不酌为不敬”、“酒斟八分满”等等。有时候在酒桌上还讲一些笑话,也很令人开怀。如,“出门老婆有交代,穿西装、打领带,见到小姐不能爱,少喝酒,多吃菜,圆桌子,转过来,够不着,站起来。”在捧腹大笑的同时,这些粗俗的酒桌文化却活跃了气氛,增进了友谊(酒肉朋友,嘿嘿)。
“烟酒不分家”,大凡喝酒的人都会抽烟的。人适当地饮入酒精能够舒活筋骨,有本书上说,成年男人每天的摄入量是白酒355ml,也就是还不到一两,啤酒两瓶;女人和小孩则减半。平时谁还会注意这么多,喝着喝着就过了头,直会不住地对服务小姐叫:“拿酒来”。酒能伤身,适量时也会养身。烟则不同,纯粹是燃烧钱财、熏烤心肺了。尽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我其实不是一个品酒的人,对于白酒是什么味道,哪种差哪种好是没有鉴别能力的,却适合“拼酒”,谁说要比赛或是逞能的,那倒是没问题,喝就喝吧。有一次和一个公司的四位朋友喝酒,结果饭局结束,三男一女都趴下了,我却还是生龙活虎,又把他们拖去打了会儿球,完了又去喝酒。那以后,他们再也不敢在我面前提酒了。
对于啤酒,我却心有所钟,冰箱里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啤酒却是不能少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从未间断过。从十岁开始就会喝啤酒了,至今已有十六个年头,喝过的啤酒是不是可以装一个小水库了?嘿嘿,奇思怪想。
我见过一位酒量有些惊人的人——九哥,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个名,是不是先天注定就要与酒为伍了。据说他每餐至少要喝一斤,一天三斤酒,想想便有些恐怖。当初看到他时,简直就像是从非洲难民营出来的一般,瘦骨嶙峋,跟一根柴火棒差不多了。每次想起他的名字来,我端起酒杯的手就会有些隐隐作痛。
酒,痛饮,痛快地喝,喝完了却要再次感受什么是更痛的痛楚了……
2002年9月2日 星期一 晴
---- ▇▇▇▇▇▇▇▇▇▇
▇▇☆网易北社☆▇▇
▇▇★心情飞舞★▇▇
▇▇☆荣誉原创☆▇▇
▇▇★谢绝转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