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ong1015(色猪)
整理人: jackneng01(2002-08-30 11:47:06), 站内信件
|
说起来自挪威的功放ELECTROCOMPANIET,这一长串英文字母还真不容易记住,但它的中文名字却是好听又好记,叫做“音乐之旅”。普通消费者也许对它还不怎么了解,而在资深音晌发烧友心中,这可是响当当的名牌。别的不说,看看它那高雅不俗的外观,你也许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其身份之高贵。二十多年来,“音于之旅”专事制造高品质的晶休管功率放大器,推出的所有产品都有非常高的水准。不过呢,早些时候“音乐之旅”的功放大多力Hi一End级的,价格相当昂贵,所以国内引迸不多,知道的人也就很少。而近两年他们推出的较低价位的ECI系列产品,国内玩家终于可以轻松地与它们亲近亲近了。
ECI 3是一台合并式放大器,外观上承袭了产品家族的一贯风格,造型设计简单而略显粗犷,但制造工艺却是非常之精细。面板采用12mm超厚有机玻璃制作,并以黑色油漆作衬底,再配上几个金灿灿的操作按钮,工作时面板上还有小小的发光蓝色二极管作点缀,整休上透出一种典雅高贵的气息。
在操作方式上,ECI 3放弃了传统的旋钮,而改用比较富有现代气息的按键式操作。面板右侧有4个金色按键,ELECTROCOMPANIET给了它们一个带有e时代特征的名字叫Navigator(航海家),在它们的指引下便可以完成各种控制。事实上这4个按键的功能并不复杂,左右两个用于信号源的选择,在机内均以小型密封继电器迸行信号切换,面板左侧的Navigator Window窗口中会有对应的显示;上下两个按键则是音量控制,但并不是通常在AV功放中使用的数字化调节,而是控制机内的马达驱动电位器进行音量调节,以确保音质。调节音量时,面板中央会有一蓝色LED指示灯沿圆形轨迹运动,是与众不同而又相当前卫的没什,同时也显得非常有品味。当然,ECI 3的所有功能也可以通过随机所配的遥控器来完成,十分方便。
打开机盖,可以看见 ECI3各方面的元器件用料也是毫不吝啬。整个机壳都以2mm厚的钢板制造,强度非同寻常。此机为“高输出平衡式”电路结构,一大块主电路板上各种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元件数量多多、排列有序,加上蓝色的基调,看上去很是悦目。带马达驱动的音量电位器是名牌ALPS,输出功率管则是东芝的大电流音响对管2SC5200/ 2SA1943。电源部分也很下功大,一个大大的高效率环牛自不必说,为末级电流放大电路供电的滤波电容使用高级ELNA,总容量达4000μF;而还有十只容量小一些的、为前级放大及控制电路供电电容也全部采用了ELNA。
ECI 3背板上的接线端了相当丰富,提供了6组线路输入、1组录音输出和2组前置放大输出。由于ECI 3的放大电路系平衡式设计,为充分发挥其优点,CD输入端了及1组前置输出也采用平衡式。利用前置输出,可以把本机当作一台前级放大器使用,外接功率更为强劲的后级以推动大型扬声器系统;也可玩Bi—Amp双功放推动音箱;还可以将外接功放置于另一个房间中,推动另一对音箱。总之是玩法多多。
“音乐之旅”的功放,出色的驱动力是特色之一。虽然已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听过ECI 3后,感受最深的仍然是其出类拨萃的驱动力,能量充沛之极让人大吃一惊,是ECI 3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论身材和重量,ECI3可以说与“重量级”丝毫不沾边,宽483mm、深410m,高115mm,重量12kg,顶多算得上略显强壮的“中量级”而已,在8Ω负载下70W的输出甚至也算不上是大功率,但其电流输出能力却是强得惊人,最大输出电流高达60A以上,能轻松驱动阻抗低至2Ω的负载,此时输出功率达到160w,是真正的大电流功效!
在推动B&W 8O3,播放《炎黄第一鼓》第1音轨《鼓诗》时,便能感觉到ECI 3的表现极为出色,在鼓槌落下接触鼓皮的那一瞬间,音头的速度快,毫无拖沓。而在播放第5音轨《夜深沉》时,梆子、小锣等还原得非常出色,鼓的大小适中,还原出民乐的独特韵味。而在连续打击的乐段,鼓声一阵阵又快又狠,厚实而富有弹性,强横的力道显得霸气十足,将音量开得较大时,空气立刻一浪浪扑面而来,有拳拳到肉的感觉。
因为力量足,ECI 3的控制力也就非常强,整个频段内乐音收放自如,音像的凝聚力适中,清晰度极佳,决无音像发散、低频拖泥带水、无法收拾之嫌。对于已经拥有或者打算拥有高素质但又难以驯服的喇叭之玩家,如果你正为功放的问题而伤脑筋,ECI 3定能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说到ECI 3的低频,也颇有些特别:量感非常充足,显得整个声音的基础相当稳固,初听时甚至让人觉得其电路上对低频进行了提升。但奇特之处,便是随你怎样换音源、换音箱、换线…这低频都是那样充足,且无论如何都不会过头,听上去很过瘾。如此一来,我又觉得用ECI 3会更受那些喜欢高素质书架箱、同时又比较偏爱低频的发烧友所喜爱。ECI 3中频部分的声底同样相当厚实,并且声音也很干净、透明,几乎不存在任何音染。听古典音乐、声乐作品时,没有丝毫杂质的音质、纯美的音色,无论是人声、弦乐、木管、铜管还是打击乐器,都显得栩栩如生,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台万元级的晶体管机发出的声音。其敏捷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准确地捕捉到音乐中微妙的细节与变化,而这些优点又是寻常胆机所不具备的。音场还原的规模庞大,可以轻松感受到音场的纵深感,以及各种乐器的质感及形体感,声象定位及结象力等也非常棒。
ECI 3的高频段解析力极佳,亮度适中,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过度的光辉,也不会让人产生暗淡的感觉。事实上,它个象多数Hi-End放大器那样追求极纤细、极圆滑的超高频,而是自然地向上延伸。在一些节奏比较平缓的抒情乐段,小提琴的泛舟和三角铁的余韵恰到好处,声音变得玲珑凸浮、圆润柔顺,空气感也更加强烈,让人充分领略到“音乐之旅”功放所追求的音乐味。
“音乐之旅”ECI 3几乎就是完美无缺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它身上找到任何不足之处(但愿我永远也找不到)。回想一下,当初ELECTROCOMPANIET的创始人Per Abrahamsen就是因为不同意一些人的“晶体管放大器光有很好的技术规格,但声音缺乏音乐性”的观点,而开始投身于晶体管机的设计制造。多亏当初Per Abrahamsen为了“赌这口气”,否则我们现在就无法进行美妙的“音乐之旅”了!。
参考价格:12190元
昌业音响网站
----
世人皆聪明,为何我不笨?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