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ujingxing(←猪到荼靡↙)
整理人: lily324123(2002-11-24 14:57:05), 站内信件
|
有關《再生緣》一書的原本故事情節,簡介如下:
《再生緣》本由《玉釧緣》一書續接而來,作者陳端生續寫後書中的姻緣故事,故名為《再生緣》。
故事以孟麗君同時受到皇甫少華及劉奎璧兩家提親,以比箭取抉,少華勝。劉奎璧心有不甘而欲害少華,少華後被劉燕玉所救而二人私訂終身。
劉奎璧又欲娶皇甫少華的姊長華做妻子,受拒,長華母女逃至山中,被衛勇娥(女扮男裝)收於寨中。劉奎璧逼少華出征山東,少華兵敗被擒,為劉家所害,皇甫一家受害而流亡,迫使少華上山學藝,而劉奎璧求聖旨而逼娶麗君,麗君被逼易裝潛逃,讓蘇映雪代嫁。
映雪於比箭當天已傾慕少華,不甘受劉奎璧所辱而跳湖自盡,後被漢人大官梁鑒救起,更名為梁素華。麗君逃後改名為酈君玉,遇商人康信仁收為義子,受義父幫助,赴考連中三元,後與梁素華結成假夫婦(真離奇﹗)。
孟家一事告至京城,皇帝明辨是非,孟家無罪。劉奎璧因欲追皇甫長華,自蔑親征,被擒。
麗君替太后治病有功,被提拔為兵部尚書,因邊境受侵,為抗敵而主持招賢,少華應考中武狀元,麗君舉薦少華做元帥,欲令少華一振家聲。少華打敗朝鮮,又救回皇甫家人。劉奎璧家亦因勾結外國而被判入獄。少華被封為王,燕玉為后。
後來少華與燕玉成婚,但卻心念麗君,本想辭婚,約定與燕玉三年不同房。
麗君官至丞相後,被父兄所疑,卻又不相認。與少華又有師生之份,加上見他與燕玉已婚,不便露出真面目。一日母親來京,麗君不認其母,孟母帶來麗君在家時所畫的自畫像,少華看後方知麗君未死,實為映雪代嫁。
此時孟劉兩家對麗君有所懷疑,多番試探,麗君心腸鐵石不認兩家親人。
少華下令全國尋找麗君,又懷疑酈君玉即麗君。後引得兩名冒認麗君的少女來京。
其後麗君向孟母暗認身份,被少華得知,少華上書向麗君求婚,卻被麗君當庭撕毀,少華由此抑鬱成疾。
後來太后等人以酒灌醉麗君,脫其靴驗看,卻為皇帝先知一步,瞞過太后,皇帝雨夜私訪麗君,欲納為后妃,叫她不可自認是麗君,限三天內回覆,逼得麗君氣苦相加,當場口吐鮮血……
以上是陳端生所寫十七卷的《再生緣》故事大要。
後來有梁繩為之續寫三卷,內容為:三天後麗君向皇帝述說事由經過,卻沒有遵守皇帝之命,被關進大牢。後被太后赦免,使得麗君與少華兩人有情人終成眷屬。
其實我幾喜歡原著,因為結局夠悲,麗君既唔認親人、情人,可以貫徹到底,唔似後來俾人改到大團圓,失去左麗君反傳統既形象,始終走返去傳統中國既女人結局。希望無線既再生緣唔好又改到大團圓啦。
雖然套劇被改,考慮到商業同取悅觀眾等因素,冇所謂啦。不過我至喜歡d景好靚,面口又比較生疏,幾攪笑,葉璇好好,尤其船艙指夾雙杯唱白既一段,妙極﹗﹗
仲有,陳端生寫呢篇彈詞小說時(約1770年),只係一個19歲左右既女仔咋,叻掛﹗﹗
最後引一段原文俾大家欣賞下啦。講少華抱病在床,麗君與他相坐而談「挨身湊近儷明堂(孟麗君),佯嘆息,假低昂,眉目含情暗暗詳。只見他,左靴踏地右靴盤,坐在床沿體度端。萬種風流真可愛,千般美麗實堪憐。更加一點消魂處,他的那,紫袖飄香似麝蘭。忠孝王爺心大動,恨不得,偎紅倚翠片時間。心暗亂,意難捐,無奈師生禮法嚴。忍著春情含著淚,叫一聲,恩師容稟勿嫌煩。」
----
每个人都是单行道上的跳蚤 每个人归依自己的宗教
每个人都在单行道上寻找 没有人相信其实不用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