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cotter() 
整理人: yvonneh(2000-11-19 23:44:42), 站内信件
 | 
 
 
像许多人一样,我喜欢王小波的作品,特别是他的杂文。在他不幸去世一年之后 
 ,我约了他的妻子社会学者李银河作访问。
 
 与一位遗孀谈过世的丈夫,那种气氛会不会太凝重和压抑?我觉得以王小波的幽 
 默本性,肯定不喜欢歌功颂德式的追悼会。为什么不能以一种轻松自然的态度去 
 谈论死亡呢? 
 
 李银河马上同意我的观点:“就是,说点高兴的事吧。比如我们两个人最后一次 
 用电子邮件通信时,他还用暗号:‘土豆,土豆,我是地瓜。’你看我,长得矮 
 ,又开始发胖,是有点像土豆。” 
 
 我和她一起笑了起来。那时,我们正坐在前往京郊王小波墓地的车上。 
 
 我在山上采了些野花,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跟随李银河爬到半山,献在王小 
 波的墓前。这是一块天然的花岗石,有三四米长,骨灰就放在开凿的石穴里。李 
 银河说,经常有不相识的人把花放在在这里,还有人放一包香烟什么的。说着, 
 她蹲下身去。 
 
 我有意退后半步,留给他们夫妻独处的空间。李银河无声地抚摸着墓石,眼泪一 
 滴滴洒在青石上。 
 
 那天阳光充沛。站在陵园向远处望去,是一片开阔的平原。 
 
 李银河在王小波死后,搬回到娘家住。她说,不堪睹物思情。我们的采访地点就 
 在她现在的一间小书房里。房间狭小,给布置机位和布光造成了不少麻烦。 
 
 我请她找出小波生前的手搞以供拍摄,她搬出了一大摞发淡黄色的稿纸,其中还 
 有一些七十年代的旧式练习簿。纸张非常粗糙。那里面有王小波最早写的小说, 
 包括《绿毛水怪》。 
 
 王小波的字小而密,一笔一划写得很认真,行与行之间也不留空,看上去密密麻 
 麻的,大概是为了省纸吧。 
 
 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一打五线谱纸。那上面是王小波以工整的字体写给李银河的情 
 书。第一句就写到:“我们的爱情就像音乐,是应该写在五线谱上的……” 
 
 有几个女孩子能抵挡这样浪漫的爱情?王小波和李银河并不是一对俊男靓女,王 
 小波甚至有点不修边幅,比如说照片上的他总顶着一头没有好好梳理的头发。但 
 这决不妨碍他们的精神生活优美动人。 
 
 “我们常做倾心之谈。”李银河说。 
 
 正是思想上的沟通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伴侣。小波欣赏妻子的睿智,李银河欣赏丈 
 夫的才华。小波有幸身后有贤妻整理遗稿,出版发行,在天之灵一定觉得相当安 
 慰。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2.153.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