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ackneng01(猫少)
整理人: jackneng01(2002-08-13 21:23:45), 站内信件
|
如果换CD机最好选择DENON或TEAC产品,SONY就暂时不要考虑了。主要原因是SONY和PHILIPS的数模转换方式大同小异,都是1bit技术。如果以前都玩的是1比特的东西,为何不试试使用多比特的CD机。这里要声明的是,不是说1bit方式不好,关键是现行CD格式限制了1bit优点的发挥。CD是以多bit(16)方式记录的,1bit-16bit-1bit转换过程还是多了个16到1的内容,总会带来一些问题。PHILIPS和SONY很聪明,早就发现这个弱点了,所以当DVD出现时,它们不会再坚持用其实也是自己CD格式的DVD-AUDIO格式了,而是推出全新的SACD格式。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单比特的CD机不好!不少发烧友认为单比特CD机出的声音略带一丝朦胧,速度偏慢,不如一些高级日本机和美国机线条清晰透明。此说不无道理,但我觉得线条过于清晰、声音过于干净未必就完美。很多时候,透明度和清晰度无可挑剔、声音干净得不带一点含糊的器材听起来反会觉得“电子味”,缺乏回味,没有嚼头。速度稍慢一些、音符间带一些“韵味”反而更迷人、更耐听。
何者为优并无定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绝大部分高价机种都是多比特设计。
单比特CD机(CD的取样频率为44.1KHz,这个规格的制定是根据Nyquist的取样理论而来,他认为要把类比讯号变成分立的符号(Discrete Time),取样时的频率至少要在原讯号的两倍以上。人耳的听觉极限约在20KHz,所以飞利浦在一九八二年推出CD时就将其制定为44.1KHz。取样是将类比讯号换成数码讯号的第一步,但精密度仍嫌粗糙,所以超取样的技术就出现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