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d-ldh(李杜韩)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09:57:21), 站内信件
|
诚之兄好:
您近日转过了几帖关于“圣经无误”讨论的观点文章,尤其赵中辉牧师写一篇简介很有份量,是可资参考的。与兄交往有一些日子了,我觉得您一位慕道者,如您坦言的,对您曾经发生过影响的有无神论、儒家思想等等,我觉得也许您本人的心灵经历使您对基督教不能视而不见,并且已经有了不少的理解,希望自己也能在基督教的信仰中,找到生命更深的启示和希望。
也许是我的武断,我以为诚之兄的问题意识还是找对了方向:您说您与基督徒的网交往是从“有没有相信进化论的基督教徒?”而开始的。这里就包含了对世界和人的起源及终局的思想因素在里头,提问者不管获得的答案如何,他的思想的模式中已经有了基督教及其文化形态中的一些重要因素。这一点我认为很重要,如果连这种问题意识都没有,思考基督教之道就是枉然的了。东方文化在西方现代教育模式的冲击下,使二十世纪下半叶成长起来的几代人,再难于逃避西方特有的提问方式和思维取向。德国现代杰出的神学家、存在主义神学的代表人物保罗.蒂利希(Paul Tillich,国外汉译多作田立克)在分析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期在亚洲的福音道的效果时就说过:“在如亚洲这样宗教高度发展的地区,困难与其说是那里的人拒斥基督教的答案,不如说就他们的人性形成的方式而言,他们根本不会提出基督教要回答的那些问题。”(见氏著《文化神学》,《蒂利希选集》上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我想蒂氏的眼光是锐利的,他看到了不同文化中的人,对救赎观念理解中的困难与拒斥,多半出于对基督教的误解和不理解,这是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视域造成的大众遮蔽,这与《圣经》中说的犹太人拒斥耶稣,西方近代的无神论运动对基督教的拒绝,应有很大程度上的区别,甚至不是一回事。对于西方文明之外的人,要真正深入地思考基督教的道理,一种西方文化与视域的获得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此点,我以为诚之兄是具备了您的有利条件的。
但是,我觉得您目前的思想光景中存在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但愿我这样说不是言过其实。基甸兄、九歌兄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到了这些,尤其九歌兄,我很惊讶这位无神论小兄弟的成熟和说话的准确,他说的我同意。我说的是:要问清您自己,为什么注意基督教中一些问题的争论?您认为象“圣经是否无误”这样的问题在基督教的信仰中是处于怎样的位置?
而我的“忠告”(权且这个用不恰当的口气太大的词)是:如果您要思考和感悟基督教,甚至要进入到基督教中,成为其中的一员,我想您要做的是多想《圣经》中对最重要的启示——是不是有一个上帝,是不是基督的死而复活是人类的救赎,基督教的信仰核心是不真理中的真理?
如果您完全认同了新约中说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那我想您是进入了基督教之内了。这样,下来的事情就是一步一步的坚固您的信仰,这种坚固大体要融入到教会和信徒中去,和他们一起敬拜神、领受基督的爱,学习在基督里做人和作信徒的功课,重新更新自己的生命立足点,变成一个“新人”。
这里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辩证而上升的:
一方面,在最初的时候,或许您会犹豫不决,不知如果信任基督教徒和教会,也许您会认为自己的所学与《圣经》的一些论述无法调和,为此而烦恼,这时,我建议您祈祷,交托给神,如果是真正的信徒,神会是安慰和给信心他的,我有一位朋友,在初信时,很冲动,信得很快,但是怀疑得也很快,他怀疑的起源就是读了德国现代神学家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著的《狱中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英译或又作《为上帝而囚》,德文原版名为《抵抗与服从》),思想受到很大的震憾,此书的确说了许多与华人教会中所传的神学原理不一样的话,他很快认为这世界根本没有上帝,只要凭着良心生活,人自然是高尚的人,于是他离开了教会,并且到了一个发达的城市的外资企业搞科研,连我们几个较要好的朋友都不交往了,两年后,他打电话回来,给以前与他激烈争吵的教会负责人,他说他不认有上帝,但是上帝告诉他是他错了,他感受到了上帝的在,现在他在工作之余,常到教会里参加崇拜了。关于这位朋友当时思想的具体光景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朋氏的那本书是现代基督教名著,影响很大,但很容易“产生问题”,以后我还会提到这本书的。诚之兄,我说这个例子,是想告知兄台,信仰初期不要太好高骛远,看一些很具争论的神学作品,或者参与一些敏感话题的争论,这不是这个层次和时刻做的事,即使做了,若干年后回过头来想一想,也会觉得好笑。
此外,另一方面,一些基督教徒在初期时,会对周围的特别是您自己原有的一切产生怀疑、否定,有时是观点激烈的否定,例如认为只有一本《圣经》就够了,其他的学问都是虚伪的,诸如此类。这样的时期还是比较容易过的,随着时间和信徒阅力的增强,这种观念总有消失的时候。
诚之兄,如果兄已经是相信上帝的在,并希望学习基督之道的话。我希望您能花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把整本《圣经》由头到尾精读一遍。这是最基本的工作,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也许您已经做了,那我说的这话就是多余的(我希望我说的是多余的)。记得我当年,就是每天花一个小时读经,雷打不动,板上钉钉。我的做法是,“某书”“某纪”,先通读一遍,构其主题思想,主线脉络,然后寻其中最能说明主题的精彩片段,记下提示。第二遍,找一些辅导性导物看,我曾经专看历史背景材料。当年,我信时,国内可参考的东西不多,连一本犹太教史和系统的《圣经》导读,都不容易拥有,后来好在得到香港一些朋友的帮助,帮助我带了一些回来。其中有一套书向兄推荐:就是《圣经“启导本”》(香港海天书楼版),这个本子的特色是有很详尽的注解和各篇的“参考资料”,对各卷的主题和中心都有很准确的构勒,而且材料比较新,是八十年代末,世界华人教会中80名学者集体劳动的结晶。这本书我以为很适合象诚之兄那样有文化、好思考而又对基督教的了解期望深化的人仕。这本书国内于几年前已经得到了版权,开始印刷了一大批给教徒,而我当年得到的是一位老兄弟送的(香港的书真是贵得要命)。
只有一个上帝,只有一个被称上帝称为基督的,他在人间取的名字为耶稣。这是圣经的真理中的真理。无论您日后于《圣经》和基督教神学处持怎么样的观点,目前对《圣经》整个的把握是最要紧的。而且,很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会成熟起来。当然,我这样说,的确有点过来人的味道,但也不等于我觉得自己就过关了,我还不能这样说呢。
我觉得您目前在网上与基督教徒谈的问题中,许多都是不得要领的,如果在《圣经》处有较深的领悟,我想有问题是不会产生的。希望兄台能够调整一下您的思路。宁可减少上网时候,多些时间放在经上的领悟和有关知识的学习上。这或许是上策。
以上所言,不对的。请不要介意,愿与兄继续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