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外国文学>>作品赏析>>鱼言 沉默森林-猫眼中的世界(附《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后感)

主题:鱼言 沉默森林-猫眼中的世界(附《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后感)
发信人: didifish(迪迪鱼-灵歌)
整理人: joantu(2002-07-05 08:57:11), 站内信件
我是猫 一只无名的猫  
在我眼前出现的这些两足直立动物是什么  
他们会无端的争吵  
那个叫做苦沙弥的 爱指指点点 他被那个叫金田的有钱的动物戏弄  
那个叫迷亭的家伙最好笑 开玩笑的他看不出还有什么苦恼  
我是猫 一只夏目漱石想出来的猫  
他让我诞生并且清醒 打量这个繁华世间的风雨飘零  
我爱他 但也恨他  
他无情的让苦沙弥在迷茫中煎熬 最后  
他更无情的剥夺了仅两岁的我的生命 让我无聊到偷喝啤酒浸水而死  
我是猫 一只如今已经被用好几种语言叙述过的猫  
我见过李登辉坐在见不得人的踏踏米上吃着美味夜宵  
我见过人权会议上开小差的小布什躲在厕所数着军火商呈来的钞票  
我见过坎大哈炸断腿的男人  
我见过巴黎夜色中浓妆待发的女人  
我见过索马里的孩子饥饿待毙  
也见过老鼠遇到了我那作为总统宠物而饱食终日的同胞不用再拔腿而逃  
是的 我是猫  
猫眼中的世界真有几分奇妙  
哈哈哈哈  

附《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后感:  
   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书。在读者心中树立起这位深深影响了介川龙之介,久米正雄等作家的日本小说大家的形象,我想也正是这本书的用意所在。  
   漱石是以小说家流传于世的,代表作有《我是猫》《哥儿》,前三部曲《三四郎》《从此以后》《门》及后三部曲《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作品的主要人物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不仅生动的描绘了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而且具体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情绪,深入的探索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诸如他们对社会黑暗势力和黑暗现象的憎恨,他们在男女关系上的私心杂念和苦恼矛盾”。  
   漱石的文学倾向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主张超过事实的真实”。他的小说经历了立足于现实主义基础上的尖锐批判社会到着力揭露人心灵的丑陋和苦闷无望的转变。早期的《我是猫》和《哥儿》分别揭露了明治时代的社会黑暗和政府奴化政策下的校园腐败。前三部曲则是以大学前后的青年为对象描述这些知识青年灵魂的苦闷。前三部曲一部比一部阴郁,主人公一个比一个无望,到了前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门》时,主人公宗助的无望甚至是深厚的爱情都无法挽救的了。在前三部曲中,漱石的着眼点还基本上是社会的,而到了后三部曲,社会批判的意味大大削减,而是着力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批判人物的性格中的自私。  
   漱石的作品表面上是以爱情为表现的,但是作者笔下的爱情并不明朗,而是从矛盾猜度直至发展成为相伴死亡的宿命游戏。他笔下的爱情是灰暗的抑郁的沉重的,上面负载着太多的非爱情的东西,爱情是面具,面具后的作者歌的是灵魂的哀叹,跳的是生命的舞步。所以说,漱石关注的还是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心灵,这种关注折射出的是作家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主义情怀。  
   夏目漱石在后期提出了“则天去私”的观点。意思是说相信神的绝对神圣的存在并依之净化人内心利己的丑恶的存在。这是漱石长期观察创作思考得出的思想总结,是从文字中提升出的精神理念。经过大半生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矛盾中的苦苦挣扎与反思,他终于形成了这个多少具有些超然色彩的人生观点并依靠这个观点给与的力量,坚强的走到了声明中的最后一刻。  
                  声明:感谢《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一书对我的帮助  
                  《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何乃英 北京出版社 1985年版 



----


无论是兔子  是音乐  还是人
他有多软弱  就有多坚硬
让兔子成为兔子  让音乐成为音乐
让人成为人 ---《自由音乐》
qq 31748983  
欢迎光临我的个人BBS:
红色迪伦
蓝色灵魂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