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外国文学>>作品赏析>>鱼言 沉默森林-我读《雪国》和《古都》

主题:鱼言 沉默森林-我读《雪国》和《古都》
发信人: didifish(迪迪鱼-灵歌)
整理人: joantu(2002-07-05 08:57:11), 站内信件
断断续续读完了川端康成的这两部作品。     
《雪国》:     
一个生活在大都市的男人岛村,在品批的雪国的旅途中结识了在大都市做过女侍的姑娘驹子,并且碰撞出爱的火花。后来,驹子为了给自己的师傅的儿子--曾经和自己产生过朦胧感情的青年行男赚钱治病,当了艺妓。而另一个姑娘叶子此时陪伴在行男的身边。行男死后,驹子继续以艺妓为生,叶子在一次意外的火灾中丧命黄泉,而到村始终没能走出现实的残酷和环境的美丽交错编织的彷徨。     
通篇以雪国的冬秋为背景,雪国冬天漫山素裹,给人一种无垠的冷意。而酒宴,点着的被炉,姑娘发红的面颊,恋人的体温都在上述的冷感中又渗漏出缕缕的热气。作者也许是在暗示着,寻美者岛村在现实与理想的对峙中艰难的挣扎。作者笔下的主人公的生活意境是美的,但这种美又有很大的幻念性。文章起始作者就说:“岛村看见这种悲愁,没有觉得辛酸,就象是在梦中看见了幻影一样。大概这些都是在虚幻的镜中幻化出来的缘故。”在文章的延续中,讲到驹子对生命之美的热切追求的时候,又反复的用到--徒劳--这个词。而在文章的结尾,说岛村试图接近受叶子之死刺激而疯狂的驹子的时候,说道:“岛村企图靠近她,不料被一群汉子连推带揉的撞到一边去,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这不正是岛村寻美之梦破灭的暗示么?     
驹子和岛村面对这场无望的爱情,不顾一切的相互胶着着。当爱的意境之美已经超越了爱作为一种行为本身的价值时,爱就已经上升成为一种生命的信仰。而这,正是川端康成试图表示出的东西。作为“新感觉”派的宿将,他曾说过:“就是宗教在人生和民众中所占据的位置,到未来的新时代,将有文艺取而代之。”川端的唯美和虚无在《雪国》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那对生命深处美的期冀,是一种生命的咏叹。也许当对生命的思考停止的时刻,这咏叹就会嘎然停止,美的天空会崩溃,数不清的碎片化成流星,将最后的美留给我们这些仍憧憬着的人们。     

《古都》:     
相比于《雪国》的冲突式的叙述方式,《古都》则显得稳静了许多。《雪国》中的驹子和岛村之间始终存在的细小的冲突,而人似乎是在刻意创造着碰撞以打破沉寂的生活。而《古都》则始终以平静追寻为主基调,在平静的生活画卷中展开情节。《古都》的笔触轻而淡雅,那是一种更为迷人的美。千重子和苗子的相遇又相离,似乎在暗示着什么。是对人生的感叹么?那无常的聚散,那悲喜的逆换,似乎都是人所无法选择的。除了坦然的面对,我们又能作些什么呢?就像川端在结尾写的一样:“千重子抓住红格子门,目送苗子远去。苗子始终没有回头。在千重子的前发上飘落了少许的细雪,很快就消融了。整个市街也还在沉睡着。  


----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你而鸣. 
qq 31748983
欢迎光临我的个人BBS:
红色迪伦
蓝色灵魂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