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公务员天地>>精典转载>>转载精华>>把"低素质人员"人员限制到哪里? (转)

主题:把"低素质人员"人员限制到哪里? (转)
发信人: zsaleck(情冷暖)
整理人: stormyboy(2002-07-02 09:20:49), 站内信件
把"低素质人员"人员限制到哪里? 
 
 
  最近,广州市某位领导在会议上提出,“要提高人才入穗门槛,限制低素质人员”的进入。(见《新快报》2002年6月26日《广州市市长强调:严格控制低素质人员进广州》) 

  什么是“低素质人员”?又是一个关于人的等级划分问题,这个不想再去纠缠了。暂且就接受他们关于“低素质”的标准——低学历、低水平、低技能的民工。虽然他们一直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干着最苦、最脏、最廉价的活,但是还是摆脱不了受“限制”、排挤、唾弃的命运,虽然他们曾为那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耗费了青春。即使他们已经在那里生活了好多年,即使他们的孩子也已经在那里成长,但是他们还是不属于那个城市,因为他们是“低素质人员”。   

  而“低素质人员”蓬头垢面、满身汗臭,还经常衣不遮体,对于那些把自己地位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来说,他们实在是影响市容。此外,城市里的偷窃、抢劫、杀人越货之类的似乎也经常与这些“低素质人员”脱不了关系。所以有些居委会干脆来个“一律清除、不分男女”,把曾经被称作“活雷锋”的东北人驱逐出辖区。(见《京华时报》2002年6月19日)“北京朝阳区大屯北顶村里道路的显眼处和墙壁上都贴着这份清东北人的通知,上面写道:根据上级部门亚运村派出所的具体工作安排,由于目前连续发生重大治安恶性案件,为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维护地区稳定,自6月13日至16日由房东对自己的出租房屋进行检查,凡是居住东北人的一律清除(不分男女),不准租住。” 

  当然,这样把那些“低素质人员”人员限制在城市之外,该城市似乎是显得“高素质”了很多,也不会在作各项表明政绩的统计时,被“低素质”也低收入的人拉低。上海市在统计2001年度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时,就是不统计外来人口的。确实是“高”! 

  看来,把这些影响形象、扰乱治安还拖低人均国民收入的“低素质人员”限制出去还是很有道理而且十分必要的。否则,我们的城市什么时候才能按计划的进入“高素质”的现代化呢? 

  问题是,把“低素质人员”排斥出了城市,限制到哪里去呢?总不可能赶出中国,更不可能遣送到月球去吧。如果每个城市都排斥他们,那他们就只好回到那个出产“低素质人员”的穷山村了,于是他们还是一代代的“低素质”下去。如果“低素质人员”还是像在城市里那样杀人越货,那就让他们在那些穷地方相互残杀好了。 

  可惜,仅仅是几个“高素质”的大城市,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我们在做全国性的统计时,也不得不去考虑那些贫瘠的农村。别忘了,那里有将近8个亿的兄弟姐妹,把他们限制在城市之外或许能在短时间内把几座城市建成现代化,但是那不是全国性的现代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虽然不能像资本主义初期时的圈地运动一样把“低素质人员”驱赶到城市,但是也并非说要把他们排斥在城市之外。“国际化大都市”的概念远远只非一栋栋的摩天大楼,至少,她应该有更大的包容性,给予每个人平等的机会,而非仅仅因为出生地的关系,就给他盖上“低素质”或者“高素质”的烙印!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