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绿色论坛>>〖自然生态〗>>城市环境>>[非地域]>>[白色污染]>>帮凶的忏悔

主题:帮凶的忏悔
发信人: woniu23(蜗牛传说)
整理人: kinnyhui(2002-06-30 23:01:48), 站内信件
  如果说环境是一个受害者的话,那么破坏环境的人们就是凶手,而我,曾经是个不折不扣的帮凶、打手、刽子手们的得力跟班。
   99年,我在一家生产塑料饭盒的工厂上班,做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工人——一个战斗在最前线的作业工人。而我们生产的,就是那臭名昭著的“白色污染”——一次性塑料饭盒。我们可以生产可降解的所谓环保饭盒,但是这东西成本较高,加上颜色难看——一种像放了很久而变质的深黄色——因为那种可降解材料就是这个颜色,远不如“白色污染”们那么看起来洁白漂亮,所以几乎没人要。我们也就几乎不生产,换句话说,我们日以续夜制造的就是“白色污染”。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份子。我们的头是主谋,我们是从犯、帮凶。
  我们那厂在一个绿水青山的一个小镇上,绿水青山,是我很多年以前来这儿看到的,现在是“俱往矣”了,小山坡们还免强挂得住一个“青”子,水早就是黑的了。和我一起的工人们大多是小镇上刚刚洗手上田的农民兄弟姐妹们。农民兄弟们不大懂得“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之类的东西,所以在这儿倒也干得心安理得。而我这个读书时自诩“环保人士”的人,看着那一个个塑料盒从我手里得意地跳出来,再想象它们被扔得满世界都是,然后再拿着那——用广东话说可谓绝佳的形容词——“鸡碎那么多”的工资,心里真是要多苦有多苦。
  用饭盒吃快餐的人可能不少,但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可能不多。
  首先,一包包的材粒当作原材料运进厂来,那些东西跟一包水泥、一袋大米差不多大,但没那么重。一粒粒的,比大米稍大一点,学名叫“乙聚”什么的,我是文科生对这些化学的东西不大感兴趣,简而言之,你就当它是塑料粒好了。这些东西被一包包地倒进机器里(这些机器一整套有二三十米长、十来米宽),再被这些机器高温溶化,溶成一片片的塑料片——我们叫它“片材”,卷成一卷卷,每卷从半米高到两米高不等,直径从半米到一米不等。重量从25公斤到100公斤不等。人们通常以为饭盒仅污染环境为可恶,污染固然为大巫,而其消耗电能更是非同小可,你想一下吧,把固体用高温溶化成半液体,除了星期六、天外24小时不间断,这要用多少电!
   片材出来以后还不能马上用,要进仓库等一段时间,再拉进成型车间。
  在成型车间里(我就是成型车间的),片材被模型机压成饭盒形状,那感觉就像3D里面的MESH挤压建模差不多;完了以后再由载剪机把它们大至载剪开来;最后由人手一个个撕下来,包装,装箱,出厂。我们三班倒全天上班,每班所需的片材去仓库拉,用五六米长的铁板车拉,每班大概要拉三十来车,每车最多时被拉车的堆到五六米高,拉车的那一位,嘿嘿,通常是区区在下。我不是理科生,计数不大灵光,但你可以根据以上数字计算出我们的日产量有多大,以及消耗的资源有多少。事实上,我们一直在亏,这是我们书记在年中表彰会上说的:今年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亏损五十万,比前年亏损两百万、去年亏损一百万有了长足的进步(鼓掌),我们要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争取更加辉煌的成绩——不亏损.....
   我还没有算进每月的次品退货的数量。每个月都有不合格的产品退回来,那么怎么处理它们呢?我们的方法是:反正都没用了,留着也是碍地方,烧掉它。于是经常有几个星期六的晚上,我们厂后的野地上都有火光照人、浓烟滚滚的壮观景象出现。望着那吞噬着天空的浓烟,我一点也没感到不安——我早就麻木了——任何一个从事着三班倒破坏环境的人都会麻木的。
  一直有一个印象,那些饭盒白白净净,看起来很卫生,用起来很放心,厂家们也标榜经过高温消毒。有高温消毒吗?答案是:有的。而且还经过了两道工序,第一道:把材粒溶成片材那会儿;第二道:把片材压成饭盒的那会儿。这中间的一切过程都是我们手工操作的。你真的相信它们是干净卫生的吗?嘿嘿,那得看我们的心情好不好了。事实上,我们的心情一直都不大好——工作太累、工资太少。我们能拿多少呢?我们的小组长、小头目拿得较多,一千到八百左右。而我,第一个月是二百多;第二个月是三百多;第三个月是四百多;第四个月又是三百多,然后就徘徊在三四百之间。所以我一直都在忏悔。
  我一直都在忏悔,我在遍体遴伤的大自然身上毫不留情的再捅一刀;我把大好时光浪费在这穷乡僻壤之中,这地方有什么好,这工作有什么好,又辛苦,女孩子又不漂亮,真是太后悔了,钱又少,我就是因为钱太少才走人的,如果钱多一点(不用太多,千儿八百就行)我都留下来啦,只要能挣到钱,我才不管他妈什么环进环出呢。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