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一知半解文集>>一无和尚系列>>真假动静偈——初悟《六祖坛经》(83)

主题:真假动静偈——初悟《六祖坛经》(83)
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2:03), 站内信件
真假动静偈——初悟《六祖坛经》(83)

☆☆☆个人意见☆☆☆

[众僧作礼,请师作偈。偈曰: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是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

合十
这里就一个字“不诤”。怎么会是一个字啊?明明是两个字啊~是“不”字和“诤”字啊。
是的,是两个字合为一个字。
看来六祖虽然在大家面前夸了神会,但从这偈看来,正是止大家的“诤”。
其实这夸神会的事情有无发生也是不可确定的事。所以就应依本偈,各自摄心,依法修行。
对于是不是神会得道,还是众人不得道。就不要去争论了。
偈中更加对众弟子的行为有所提示。
有情即是动,众弟子为情所动,为六祖的离世而哭。但六祖并没说这是错的。是不好的。
无情即是不动,要是不动,心中无情,修如石头一样的无情,那就是无情无佛种。
所以说六祖虽然是夸了神会,但也不是批判众弟子。
同时也令众人不要生出误解,误认为无情是对的。
这中不令人着空相的教导六祖是不时提出。

要是执于生死上的争论,对死生之法的分别,那就更加不应该了。
如涅槃之说,是离世,是新生还是……。这些正是不意思的争论。
应做的是依法修心。努力用心,不执于生死。能善分别相,于第一义不动。

更加教导我们,对于相同意见的和不同意见的人是应怎么对待。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要是言语投机即和他共论佛法,要是话不投机,也应合掌作礼令人开心。
更加不可恶言相向。令人不快。

本宗是无诤,这顿教法门是无诤法门,是论第一义的。所以无诤。
要是论方便之说,分别之说的可归于可诤法门。
正如一碗水有多少个虫子,你数数就知道了。要是有一两条的出入,那就算了。
因为这就是误差。

虽然偈中的内容很多,但不外是两个字“无诤”。


(待续……)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中是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因释()解()文过多,不再随文贴出,想参考者可来这http://fxys.xilubbs.com/ 
看同标题的文章。【诤】【无诤】


----
愿众善知识!得闻《六祖坛经》,心即开悟。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