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uperwings(Uncle_Pig)
整理人: stormyboy(2003-02-07 10:06:03), 站内信件
|
superwings(Uncle_Pig) :
这些数字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
让我们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的整个演变过程。
改革开放始至80年代中期,这个比例基本上一直是上升趋势,到1986年达到最高点,随后陡然降落;1988—1992年是徘徊阶段,随后至今一直处于低迷状态;1997年这一比例为2.49%,虽然比1996年有所提高,但仍低于《教育法》实施前1994年的2.52%,更低于1980—1994年各年度。
20世纪最后三年我国GNP增长按8%算,到2000年GNP总值将接近10万亿元,4%就是3767亿元,而1997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仅为1862.5亿元,连这个数的一半都没有达到。要达到4%的目标,这三年每年要增加教育财政经费600—700亿元,而实际上这几年全国每年增加的教育财政经费只有200亿元左右,可见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属于世界上公共教育经费支出最少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的统计,1991年世界平均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为5.1%,其中发达国家比例为5.3%,发展中国家比例为4.1%,最不发达的国家比例为3.3%;中国仅为2.3%。《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1992年为2.59%,1993年为2.19%,1994年为2.18%。而国际经验表明,要使一国人力资本状况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教育投资一般要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6%以上。政府的教育投资增长要快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目前我国政府的教育投资水平远远不能承担起开发人力资本的使命。尽管"九五"期间国家财政性教育投资在绝对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其占GNP的比重仍呈下降趋势。
我国是用占世界0.78%的教育经费培养着占世界19.81%的中小学生。
--------------------------------------------------------------------
近两年情况有所好转:
2000年,全国教育经费为3849.08亿元,比上年的3349.04亿元增长14.9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2562.61亿元,比上年的2287.18亿元增长12.04%。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2085.68亿元,比上年的1815.76亿元增长14.87%,其中,教育事业费为1764.64亿元,比上年的1522.61亿元增长15.9%。同年,全国财政收入为13395亿元(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比上年增长17.05%,全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速度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2.18个百分点。
按扣除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有专项用途收入的口径计算,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为13052.39亿元,比上年同口径的11350.08亿元增长15%。全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速度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0.13个百分点,其中教育事业费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0.9个百分点。
200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89404亿元、全国财政收入13395亿元和财政支出15887亿元
stormyboy(往事随风) :
其实大家都应该知道,培养一名大学生,个人所需要付出的只是占总额的十分之一,相对于个人支出而言,国家的投入是巨大的,而且近几年的,国家在教育支出上也加大了开支,一方面是想刺激居民消费--也许中国人只有在子女读书上最舍得花钱.其它方面根本没办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迎合中国发展的需要.中国的人口多,相对的普及化教育,就已经给国家造成很大的负担了,何况还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需要凑集大量的资金.
今天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个,我想讨论的是中国现代的教育体系,这种体系的结果就是:理论素质提高了,但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被压抑了,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书本上的知识,而无法对社会进行分析和思考,可以说,现在的教育培养的是没有个性的一代,尤其是现在的大学教育,缺乏那种自由的氛围,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franklin6610(我思故我在) :
其实随风,你所讲的都是近年被片面夸大了的问题。
国人的适应能力其实是很高的。你外国不管什么名校,只要你定出个规则来,只要你给个环境,国人肯定不会输给外国人。这一点已被证明了的事实。【 在 stormyboy 的大作中提到:】
stormyboy(往事随风) :
对你的这个观点,我不赞同,虽然说中国人的智商并不比别人差,在科研学术上也很厉害,但国家的技术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中国的商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中国为什么老是要沿着别人走过的路走下去~~~
归根结底,就是那种创新意识,有多少个人想向比尔.盖茨那样创业,就拿中国的软件工程学生来说吧,基本上都是望着毕业后给大公司招去,做上几年再出国深造,再去找一家更好的公司干.这就是现行教育体制的生成物----没有梦想,也没有创新的一代,国家的教育思想就是培养出大量的学习机器,的确,这样下去,整个民族的教育素质是提高了,但这是否就说明了整个民族的素质就提高了呢??是否我们就缺乏这片土壤呢?
franklin6610(我思故我在) :
另外一点,你所说的国家投入已很多的言论就更不能让人按受了。
不错,表面上是国家投入了很多钱,但我们国人的收入是按劳分配了吗?工人创造的价值难道只值那仅仅的几百元钱?说人家资本家剥削,可人家那是做一份工就值那钱呀?本身的工资制度就不合理,现在又要人民自己负担子女的教育,家庭生活开支等等沉重的负担,这合理嘛。
stormyboy(往事随风) :
我不同意你的这个观点,国家投入的多少,与国人的收入是按劳分配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按造你后面的论点,因该是就国家助学政策来讨论,而不是对现行教育体制进行讨论了.
franklin6610(我思故我在) :
但你要想想,美国也就出了一个盖次呀?而中国也应该有出杰出的人物吧。可能不符合宣传标准呐。呵呵,其实美国一般民众应该与我们想法差不多的。
呵呵,应该有个因果关糸的。我国的教育应该分两种,软件与硬件。硬件都不能保证,而只在软件上下功夫,肯定会让大部份人受到损害。
stormyboy(往事随风) :
如果从硬件或软件来进行讨论,是说明不了问题的,因为邻国印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印度硬件不强,但却可以输出很多优秀的程序员----值的说明的是:印度有这么多的程序员,却没有一家著名的软件公司,这足以说明国家教育的重要性:是培养单一的编程机器还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栋梁.中国现在走的正是这条路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