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被人遗忘的角落>>原创连载>>情感世界>>黑夜里,简单活着

主题:黑夜里,简单活着
发信人: yun__fei()
整理人: xh5658(2002-06-17 16:08:35), 站内信件


    尤师傅,50岁,礼查老吧酒保

  礼查老吧是我见过的最简单的酒吧。3台电脑,供住客上网用;2个房间,不过里面大的那个一般不开放,只供附近一个单位中午作员工饭堂用;几种饮料,青岛啤酒(8元/瓶)、矿泉水(6元/瓶)、可乐(8元/瓶),还有椰汁清茶洋酒若干种,没有鸡尾酒;3个酒保,两男一女。尤师傅就是其中的一位。

  尤师傅通常是这样作自我介绍的:“我姓尤,‘龙’字少一撇的‘尤’。”尤师傅很和善,挺爱笑,我们都觉得他也就40出头,谁知人家生于1952年,正好50。尤师傅是饭店在职的资历最老的员工之一,工作将近30年,担任过厨师、侍应、客房服务员、大堂、酒保等多个职位。

  临行前的一个晚上,我和尤师傅坐在吧台前聊天。昏暗的灯光下,我注意到尤师傅左手中指明显比正常的要短一截。犹豫了一会,我鼓起勇气问他,这手是怎么弄的?他笑笑,“就因为它,我干不成厨师了。”尤师傅22岁那年进入浦江饭店,任职厨师,挺好的一份工作。谁知,就在第二年,因为意外,工作的时候他把手伸进了绞肉机,半截手指头没了……“还会痛吗?”“不会。”

  夏天还没到,酒吧里的人不多,客人零零散散地喝着不多的啤酒,几个人在墙角上网,完了主动过来交钱,尤师傅今晚的工作并不繁重。一起的那位女酒保身体不大舒服,刚刚吃过药,伏在吧台里,看着吧台外钉在墙面上的电视机,它正一如既往地播着电视连续剧。尤师傅有时也看看电视,偶尔还会和女酒保讨论一下剧情的发展或是男女主角张国立邓婕夫妻的年龄差异问题。但更多的时候,尤师傅只是静静地看酒吧里的人——小圆桌前,一个中国女孩喝得满脸通红,她不是这里的住客,也不认识这里的任何人,可她以超乎想像的热情主动和进酒吧的所有外国人打招呼,拉他们坐下,大声说话大杯喝酒大口抽烟,聊马可波罗聊哈利波特。“她经常来这里,应该没有固定职业吧,”尤师傅看着她,摇摇头,表情有些无奈,“我倒看不出她有什么卖身的行为,也就是白天在外面骗吃骗点小钱,晚上来骗酒喝喝吧。”

  尤师傅自己也有个女儿,读高三,正在准备高考。“她成绩不算好,也不知道能考成怎么样……就让她在上海读书,不出去了,一个女孩子,怎么放心得下呢?”尤师傅的妻子长年有病,收入很少,加上医药费单位只能负担60%,家里的日常支出基本依靠尤师傅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

  “如果女儿考上大学,学费就只能靠吃‘存货’支付了。”他指的是自己多年来的积蓄。

  “如果你女儿是伏明霞,然后嫁给香港的财政司司长,你就不用为她发愁了。好不好?”我指着“雪碧”罐子上伏明霞如花的笑厣问他,原想让他暂时忘却让人无能为力的忧愁。

  “不好。年纪差这么老远。现在不觉得,过多几年,矛盾就出来了。何必呢?”

  “那出国给你娶个洋女婿,好不好?”

  “不好,生活习惯,观念都不同。他们有什么好?”尤师傅望着眼前喝得不亦乐乎的外国人说。

  酒吧的开放时间是下午4点到晚上12点,所以尤师傅每次都要过了凌晨才能回家。1987年,饭店给当时新婚的尤师傅分了一套房子,虽然很小,才15平方米,但离单位很近。1996年政府拆迁,15平方米变成了40平方米,房子却搬到了10公里以外,因为离市区很远,也没有直达的公交车,尤师傅只好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尤师傅已经被偷过两辆车了,现在这辆刚买不久,浅蓝色,挺漂亮,他把它结结实实地锁在了饭店车库里。另外,年纪大了,精力大不如从前,为了节省些力气,尤师傅给自己的车装了个马达,3天充一次电那种,“说是不用力,其实电稍微不足了,如果逆风走,还是要自己用力。”

  入夜,气温越来越低,摄影记者曾翰哆嗦着跑进来说,雨还没有停。我们就这么坐着,甚至感觉到了他带过来的寒意。“冬天下了夜班骑车回家,很痛苦吧?”我问尤师傅。“是啊,要将近1个小时,手脚没感觉了,”他笑笑说,“其实啊,如果单位离家是半小时车程,那就最棒了。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可以暖身,到了目的地,身体正好暖和起来,又不致于让人手脚发麻,可以马上干活。”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