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mallleo()
整理人: iamafraid(2000-06-27 12:11:23), 站内信件
|
疯狗的狂吠(下)
2000-06-14· 王骏生· MOP大杂烩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这些专家们做出了如是的判断--换句通俗一点的话来说 ,干吗从一开始就要把游戏往死里打呢?
还是从某市精神专家们的报告说起吧:从表面上,报告对电子游戏与毒品的 相似做了详细描述,并由此推断出两者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毒品会对身体的 免疫系统造成较大的危害,所侵害的是人类的肉体,当然得而诛之,那么电子游 戏所侵害的究竟是什么呢?虽然我们在记者先生们转述的报告中看不到这个结论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逻辑地推理出专家们想说的:影响青少年性格的发展、造成 冲动暴力侵
害型人格、影响学习以致今后的发展。事实上,那些报道所说的 “许多医学 专家表示,玩游戏机易导致近视、注意力下降,有可能诱发“儿童秽语综合症” 等怪病。同济医院心理学博士施其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玩游戏机疲劳之后会产 生幻觉,注意力下降,反应能力变差,影响智力发展,影响学习,长时间玩游戏 机,如果过不了某一关,在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情绪。” 这些正是我们所推断 的。
有没有道理?当然有。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相信所有严谨的医学专家都不 会疏忽的前提,也是施其嘉博士所强调的前提--长时间。
古语所谓“过度则害”,任何有趣、有益与人体的活动或者行为,反复做、 过多的做都会造成危害。读书是有益的活动,但是如果长时间读书呢?不也会出 现专家们所谓的:“导致近视、注意力下降”?由电视或者电影所引发的“儿童 秽语综合症”等怪病,其概率更比游戏要高得多。至于“产生幻觉,注意力下降 ,反应能力变差,影响智力发展,影响学习”等等,相信所有的家长、老师和专 家们都有经验,这不
单单是游戏机,只要是长时间从事某项活动,都容易在青少年身上诱发--这 里的活动包括一切有益或者无益亦无害的活动。
其实一语道破天机的,还是施其嘉博士的最后一句话:影响学习。社会、家 长、舆论所反对的,就是“影响学习”。
在中国,只要是学生,从小就被灌输了这样一种认识:“学生的首要任务是 学习,除了学习别的都不要考虑”。
这种说法对吗?当然不错。但是它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除了是学生,我们 更是孩子、更是处在最应当享受人生、最天真无邪的年代。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首要任务更应当是“娱乐”,而不是学习。
中国的孩子始终生活在一种很沉重的负担之下,这些负担更多的是环境和父 母所压。我们一方面要求减负,而另一方面,社会和舆论又有意无意地把更重的 负担压了下来。玩游戏并不是一件可耻的行为,
但仅仅因为它过度之后对所谓的第一任务将产生“可能” 的破坏,我们的孩 子就得象做贼或者犯法般地面对游戏机。
人类的本性,对于得不到的东西,只有会千方百计地去得到,而不是就此放 弃。孩子如此,家长也是如此。这是人类的通病,但也是人类发展的动力。
有的家长一定很惊奇:我又打、又骂、还把孩子关在家里看着,为什么他还 要溜出去玩游戏?这游戏为何如此害人??
其实完全不用奇怪,这也不是游戏害人。如果家长正确对待游戏、给孩子一 定的时间玩游戏并对软件和程度加以控制:注意,不是对电子游戏本身加以控制 ,而是指相应的软件。会跑出去夜不归宿痴迷游戏的玩家就会少得多。
只有接受了,才能加以控制。这是我们应当对游戏机所采取的正确态度。
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许多开明的家长,得到了孩子开明的支持。大 禹之所以能够治水,在于放弃了鲧的“强堵”,而改为了“疏导”。
五千年了,居然我们中的大多数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也不知道是可笑还是可 悲。
在满天的谴责和埋怨声中,我们能够听到的是对游戏机的指责和控诉,我们 难以听到的,则是每个人自己所应当担负的责任。
先说说家长。在说他们之前,请允许我再做一次文抄公,看看媒体的有关案 例报道:
今年1月,合肥市一个年仅13岁的初中学生因沉迷游戏机,既不归家门也不进 校门,甚至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整整在游戏机房泡了8天8夜。
2月,南昌市一名15岁的初中生因迷恋电脑游戏而离家出走,竟然连续24天不 到学校上课,也不回家,整天泡在游戏机室。这些电脑游戏室24小时经营,提供 “吃住玩一条龙”服务。一家人日夜提心吊胆,20多天时间就像熬了20多年。山 东德州一位16岁的少年玩遍当地游戏机室仍觉不过瘾,竟从家中偷了4000元,先 后赴津入沪“上档次”,周游了两个多月,害得全家出动,四处寻找,最后从浦 东一游戏机室里把他揪回家。
3月,武汉一名16岁的少年因沉迷游戏机而荒废学业,其母亲在相继跪求游戏 机室老板和自己的儿子后,向社会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强烈呼吁:“这可恶的 游戏室,毁了我儿子,毁了我们的一切。为什么禁不下来,真要害了一代人!它 毁了我们唯一的希望啊!再也不能让游戏机这软刀子杀人了!”
年仅13~16岁的学生,在法律上他们的监管人是家长。那么在这些事件中,家 长除了跪下来恳求之外,有没有做些什么呢?8天8夜不上学、不回家,家长在干 什么?从来不与学校联系吗?如果家长平时与孩子有交流、有关心的话,他们会 8天8夜找不到孩子玩游戏的游戏房?我更不敢想象那些敢让自己孩子在外泡上20 多天的家长们,他们究竟是怎样管理自己的孩子?
还是武汉的那位母亲说出了大多数家长的想法:为什么禁不下来,真要害了 一代人!
中国的这些家长们,当孩子上学之后,就有了卸负担的想法。他们觉得自己 要上班、要工作,就不能够再承担孩子的教育工作,这些教育、管理应当由社会 、由学校而不是自己来完成。孩子好,那是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孩子不好,那就 是社会不好、环境不好、学校失职。他们不觉得自己有责任,却给孩子提出了极 高的要求;他们很少与孩子交流,却要求孩子处处执行自己的指令。在中国家长 的眼里,孩子是没有自主权的白纸,所有的活动和安排,都要在自己的计划下, 由社会和学校来监督完成。一旦有偏差,他们就会采取极为粗暴简单的手法,或 者责难社会学校、或者责难孩子自己,他们一相情愿地要求取缔一切按照他们标 准来说会影响他们哺育计划的东西,而这种一相情愿则加深了孩子的反抗和两者 之间的代购。
解放日报在6月13日有一篇关于游戏机的报道,其中家长的话才真正说明了这 其中的道理:“这是我的错误,造成了孩子以另一个错误来反叛。”
可惜,在当今中国,能够这样明理的家长,实在太少太少了!
再看看舆论,我们的媒体在这场讨伐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 社会问题专家介绍说,今年一季度武汉发生的几起重大未成年人恶性罪案 ,均与孩子为了搞钱玩游戏机有关,有的甚至形成犯罪团伙。汉阳发生的5名青少 年持刀伤害抢劫案,造成一学生重伤住院;武昌发生的7名青少年持刀伤害抢劫案 ,造成2名学生重伤住院。他们抢到钱后,都用于玩游戏机。江岸李钱根等8名青 少年抢劫团伙,自3月份以来,在多所中小学校周边作案30余起,累计抢劫钱财3 000余元,也全部用于玩电脑游戏。
据了解,很多少年行为偏常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第一步几乎都是从迷上 游戏机开始的。一位女教师说她班上的很多“问题少年”原来都是不错的,学习 也好,人也听话,但自从迷上游戏机后,就开始不思学业,甚至走上歧途。
她的一个学生,曾在赌博机里赢了500元,其后仅两年时间,就沦为一个盗窃 2万元的罪犯。
一位多年主办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的检察官说,去年由于玩游戏机引发犯罪 的已占青少年犯罪案的10%。 ”
从这些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媒体惯有的通病。他们很少做理性的逻辑分 析,而喜欢用一些刺激的、哗众取宠的事例和数字,夸大他们所要表达的事件, 从而在读者中造成影响。其实上面的那些数据,有多少是经得起推敲的?谁是“社 会问题专家”?他们怎么知道重大未成年人恶性罪案,与孩子为了搞钱玩游戏机 有关?就算有一些孩子抢钱之后都用于玩游戏机,从逻辑的角度也属合理:现在 有什么东西能够让孩子去玩的?除了游戏机以外,你难道还要孩子去洗三温暖或 买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按照这些说法,贪污犯拿了贿赂就去买房产,我们是不是 要把地产交易都给禁止了?
媒体另一个严重的错误是以偏概全,不懂装懂。而这种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比 前者更为恶劣。
在绝大多数国内的报道中,都把游戏机与赌博机混为一谈。说到电子游戏就 离不开赌博,说到玩游戏就离不开“输了多少钱”。国外电子游戏的成就、国外 知名的软件厂商,他们说不出一个,能够把DDR说成是中国南方商人的灵机一动, 或者把ps2当作是世嘉的主机,他们倒是常常有份。许多玩家所痛恨的正是这种唯 恐天下不乱,又主动把水搅混的“记者们”。在这方面,甚至连中央电视台也不 能幸免,关于游戏机的批驳搞了不止一次,但什么时候让一个业界人士或者专家 说过一句哪怕是客观、专业一点的话?从来没有。一个DDR就能把这些记者变成刘 姥姥,你还指望什么?
记得有一个记者,在报道了DDR新闻之后发了一通感慨,大意是为什么中国人 想不出这样简单的东西,为什么又让日本人抢了先?
这个记者不是太聪明就是太傻:任何事物的诞生都要有其土壤和环境的。一 个没有电子游戏文化的国度、一个极端鄙视痛恨游戏的国度、一大批不知所云的 记者、一群压抑孩子正当需求的家长,在这种环境下,还是解决温饱更现实些!
家长和舆论,从某种角度来说还是可以原谅的,因为他们不懂。但是造成如 今电玩被点名批判、并确实造成一些恶劣后果的,则是我们渎职的管理人员。
“ 今年2月27日,河南洛阳3个六年级学生玩游戏机仅仅超支了2.5元,黑心的 游戏机老板金祥武竟丧心病狂地把他们杀害,并移尸荒野,焚尸灭迹。
不少游戏机老板坦言,赚的就是学生的钱。巨大的利益刺激,使得业主想方 设法甚至冒险违法经营。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广州,还是地处偏远的银川,游戏机 已泛滥成灾,不少城市到处可见“游戏机一条街”,电子、电脑游戏机室对学校 成包围之势。游戏室老板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招揽中小学生入内,有的游戏机室 设有包房,包玩、包吃、包睡,有的代做作业,代给学生打病假条、签家长意见 ,有的可以赊账,有的采取包干制,交6元可玩一整天,有的明目张胆地写着“上 机2元,包夜10元”。游戏内容不乏色情、暴力,还设有一定数量的赌博机,诱使 学生沉湎其中。
管理不严、执法不严是症结所在。部门职责难分,游戏机室的开办需要公安 、文化、工商三部门审批,三证俱全方可营业,可调查发现现在大部分游戏机室 证照不全或无证经营,有一城市电子、电脑游戏机室达3000余家,八成是无证经 营。多头管理,其结果是形不成合力,哪个部门都不负责。一些业主反映,虽是 无证照,但给有关部门交了费,就可以开了。目前,收费的有文化站、街道市容 办、基层公安机关以及工商、税务部门,但不少部门收了费并没有管理,或是以 罚代管。
沈阳市警方近年加大力度打击游戏厅赌博活动,但是大规模的查禁并没有禁 绝这一社会丑恶现象,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其根源是一些民警与游戏机室有关 系,一旦有查赌人员行动,就会有人为不法分子通风报信,甚至有些退休老民警 穿着警服在游戏厅负责保安工作。”
这些都是记者先生们的公开报道,都是有案可查的。
为什么大多数有关的犯罪都发生在偏远或不发达的城市中?老板的黑心与丧 心病狂,究竟是游戏机的错,还是我们管理部门的错?国家不是没有法规,但为 什么没有人执行法规?因为渎职而造成的悲剧,
难道要无罪的游戏机、要无罪的孩子和游戏机的玩家来承担?
我始终不明白,一个在全世界年销售总额超过100亿美元的经济项目,一个涵 盖了高科技和创意的现代娱乐项目,一个在国外人人向往的工作,一个能够满足 全年龄对象的消遣活动,为什么在中国--我可爱的中国竟会沦落到如此的地步? 为什么我们可以容忍真正有害的烟草,却容不下一个小小的游戏机??
媒体说:在日前闭幕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少先队员代 表们递交的近300份“红领巾提案”中,取消非法电子游戏机厅几乎是小代表们的 一致要求。孩子们大声疾呼:不要让我们的心灵再
沉重,把我们放飞蓝天,去自由翱翔。
是啊,孩子们说的多好,不要让我们的心灵在沉重,让我们去自由翱翔!究 竟是什么束缚了他们的翅膀?难道真的是所谓的“电子海洛因”,真的是游戏机 吗?
在听到疯狗的狂吠的时候,是不是该真正做些什么呢?
疾笔于二零零零年六月十三日。
--
标 题:RE:还我清白!转贴《电子游戏软件》特约撰稿人王骏生执笔的《疯狗的 狂吠》下
标 记 : 表 情 : 作 者 :刹那 (Ksana) 日 期 :00-06-18 11:27:17
说得好!!!好久没听过这样的言论了,这样才像一个人说的话!!真正的疯狗 都是几乎天天可以在各大媒体听见它们乱吠,那种无耻之徒,根本不知道自己的 无知!它们迟早要闭嘴的!别说是内地,就在我的广州,如此发达的城市,还老 是看到一些狗仗人势的家伙,在媒体上大叫什么“要全面取缔全广州的游戏业” ,这种头脑比类人猿还要简单的生物,简直侮辱了我们的城市。每次一有和游戏 有关的事发生,报纸电视就喜欢大肆刊登所谓的‘家长来信’,‘专家分析’之 类,也不看看它们说的有多可笑。那些“全面取缔”之类的,它们不是文盲也至 少是个科盲。总之,我们继续发展我们伟大的游戏业,那些老古董看来也没有多 少年命了,就让它们在被社会淘汰前多吠几声吧~~~~~~~!!!
--
始终无法离开这里,只因这里有我熟悉的风景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5.27.2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