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会计师>>考试信息经验交流>>2002CPA专栏>>注师会计第一章(zz)

主题:注师会计第一章(zz)
发信人: elliott_lao(天马)
整理人: promised(2002-12-19 09:30:20), 站内信件
注册会计师 会计 科目: (0.5小时完成)  
  第一单元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考点一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及含义 

   (P3-6) (注:此处P3-6表示指定教材第3页到第6页。以下同)

【教材中的表述】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理解分析】 理解该考点要注意的问题

1、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异同点。即:一般情况下,法律主体应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企业对记帐本位币可以进行适当的选择,但是,提供给境内的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相关考点】 会计核算的原则

【考试题型】 单选、多选、判断

【举 例】例1: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原则和方法,如历史原则,都是建立在( )基础上。

A 会计主体前提 B 持续经营前提 

C 会计分期前提 D 货币计量前提

[ 答案:B]

例2:我国在境外设立的企业在向国内报送会计报表时,可以用某种外币作为计量单位,不必折合为人民币( )

[答案:╳]

考点二  会计核算的原则及含义  (P7—12)

【教材中的表述】

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客观性 ②相关性 ③可比性 ④一贯性 ⑤及时性 ⑥明晰性


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权责发生制 ②配比原则 ③历史成本 ④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谨慎性 ②重要性 ③实质重于形式

【理解分析】 1、注意各个具体原则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的关系,例:权责发生制是以会计分期为基础,历史成本原则是以持续经营为基础。

2、谨慎性原则与六项准备(主要理解:坏帐准备、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短期投资损失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判断是否计提准备时的运用。

【相关考点】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应收票据的核算,各项准备的核算

【考试题型】 单选、多选、判断

【举 例】例1(单选) 某公司2000年5月1日销售产品收到票据一张,面值40,000,年利率10%,半年期,该公司于8月1日贴现,贴现率为8%,该项业务发生后对2000年8月份的损益影响金额为

A、2000元 B、493元

C、1120元 D、667元 

[答案:B]

例2(单选) 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等不同记帐基础与方法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基础之上的,这一前提是( )

A、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C]

例3(多选题) 下列项目中,符合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

A、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 B、计提坏帐准备

C、固定资产采用快速折旧法 D、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准备

E、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答案:BCDE]

考点三  六大会计要素的含义  (P13—18)

【教材中的表述】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理解分析】关键理解会计要素变动同会计等式的联系。

【相关考点】有关会计科目变动之间的影响。

【考试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举 例】例1(单选) 下列项目中,能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化的项目有( )

A、投资者投入资本B、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C、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D、接受捐赠

E、减少实收资本

[答案:ADE]

例2(判断) 企业一定期间发生亏损,则必定导致其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

[答案: ╳ ]
 



----
-世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Elliott lao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