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wh(一笑而过)
整理人: miumiuz(2002-12-29 15:46:09), 站内信件
|
曾经有一本书《简单生活》被炒得沸沸扬扬。书中说道:“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无懈可击的外表,却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枯萎。事实上,只有真实的自我才能让人真正容光焕发。我们需求得越少,得到的自由就越多。”在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和越来越快的时尚更新面前越来越疲惫的白领正在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简单生活完全定义
A 一种时尚轻松不麻烦的生活。
B 朴素、低科技、充满灵性的生活。
C 有目的的生活、保证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D 对自身、对环境保持真实的生活。
E 一种时尚而矫情的游戏。
据称,简单生活正风行美国,同时被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级白领有选择地接受。从形式和现象上看,美国“简单族”的简单似乎包含以下指标:不看电视、不上网、不过夜生活、不在人际关系和衣着上花费过多时间,不大规模购物以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压力,甚至不驾车等等。总之,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跑到没人的山野,除了吃饭睡觉享受自然风光,什么也不做。这当然是一种复杂之后的简约,华贵之后的淡雅,比华贵更华贵。
美国人爱简单,是他们被复杂伤透了心,他们对复杂带来的精致生活已腻味,这无非是一种推测;中国白领虽也为了复杂搞得很伤脑筋,却对复杂带来的精致果实尚未吃够,这其实也是推测。所以,简单生活是时尚营造出来的一个概念。既然是概念,大家都可分享。
这个时代很多东西都可以并存,热爱简单不一定就是矫情,就算他过简单生活是为了显示自己非常不简单,那又怎么样呢?所有的时尚都是处心积虑的。假如这句话成立的话,随风飘来的“简单生活”究竟是简单还是不简单,就大有可追问的意味。
对频繁交际说NO
现代都市人很少有下班就准点回家的。这与现代社会密集高速的社会环境和压力有关。上班时很难有打私人电话或离岗办私事的机会,只有利用下班后才可以维系朋友,可以办一些自己的事。如果你下班就“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话,有可能就会错失很多机会,交朋友的机会也许就是获取名利的机会。这也就是许多人愿意让自己始终“在场”的原因。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不少人开始有意无意地放弃那种密集型的下班时光,放弃去网罗那密密匝匝的人际关系。
小闲原先每天下班后不是在茶馆谈事,就是在酒吧和朋友一起Happy。在这些交往中,小闲的确也得到一些机会,但折腾了几年下来,小闲发现这些事情非常耗费她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挣的外快也几乎都用于交际往来了,所剩无几,惟一留下的是给不到30岁的她眼角添了几丝操劳过度的鱼尾纹。
小闲终于大彻大悟,从此放弃很多从前很看重的机会,现在每天下班就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那就是,下班后一个人回到家,洗一个舒服的热水澡,然后坐在沙发上,听着音乐,看杂志。小闲说,工作过后我们需要一个可以让自己松弛的方法,幸福的生活可以很简单,不需要华丽的物质,只需要有自己喜欢的人、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即可,享受生活并不等于享受物质,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需要。
下班生活不插电
现在这个时代,“呼机、手机、商务通”带来了通讯的便捷,也成了束缚人的锁链,很多白领不得不把自己的神经吊在可能突然炸响的紧张之中。当然也有人开始反抗了,不少人一到下班就关掉手机、呼机,绝对把自己隔绝在现代化之外。
在国外还有更为甚者,是要在下班后过一个“没有电”的自然生活。比如硅谷一家购物网站的CEO克里门斯,几乎所有的上班时间都在与电脑、手机呼机打交道,但当他一回家后,马上卸掉一身的“电器”,声称要让自己“断电”,过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轻松生活。他的家虽然有5间房,但没有电视,也没有其他家用电器,人家邻居家灯火通明,而克里门斯家却漆黑一片。他认为下班后最大的娱乐就是点着蜡烛读书。这么做是不是也太极端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