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inlin8577(顽皮豆豆)
整理人: xh5658(2002-05-30 19:17:36), 站内信件
|
你感觉到了吗?爱的感觉,总是在已开始感觉很甜蜜,总觉得多一个人陪、
多一个人帮你分担,你终于不再孤单了,至少有一个人想着你、恋着你
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能在一起,就是好的。
但是慢慢的,随着彼此的认识愈深,你开始发现了对方的缺点,
于是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发生,你开始烦、累甚至想要逃避。
有人说爱情就象在捡石头,总想捡到一个适合自己的,
但是你又如何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捡到呢?她适合你、那你又适合她吗?
其实,爱情就象石子一样,或许刚捡到的时候,你不是那么的满意,
但是记住人是有弹性的,很多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有心、有勇气,
与其到处去捡未知的石头,还不如好好的将自己已经拥有的石头磨光磨亮,
你开始磨了吗?
很多人以为是因为感情淡了,所以人才会变得懒惰。
错!其实是人先被惰性征服,所以感情才会变淡的。
在某个聚餐的场合,有人提议多吃点虾子对身体好,这时候有个中年男人忽然说: [十年前,当我的老婆还是我的女朋友的时候,她说要吃十只虾,我就剥二十只给她!
现在,如果她要我帮她剥虾壳,开玩笑,我连帮她脱衣服都没兴趣了,还剥虾壳呢!]
听到了吗?难怪越来越多人只想要谈一辈子的恋爱,却迟迟不肯走入婚姻。
因为,婚姻容易让人变得懒惰。如果每个人都懒得讲话、懒得倾听、懒得制造惊喜、懒得温柔体贴,那么夫妻或者情人之间,又怎么会不渐行渐远渐无声呢?
所以请记住:有活力的爱情,是需要适度殷勤灌溉得,谈恋爱,更是不可以偷懒的喔!
有一对情侣,相约下班后去用餐、逛街,可是女孩因为公司会议而延误了,
当她冒着雨赶到的时候已经迟到了30多分钟,她的男朋友很不高兴地说:
[你每次都这样,现在我什么心情也没了,我以后再也不会等你了!]
刹那间,女孩终于决堤崩溃,她心里想:或许,他们再也没有未来了!
同样的在同一个地点,另一对情侣也面临同样的处境:
女孩赶到的时候也迟到了半个钟头,她的男朋友说:[我想你一定忙坏了吧!]
接着他为女孩拭去脸上的雨水,并且脱去外套盖在女孩身上,
此刻,女孩流泪了!但是流过她脸颊的泪却是温馨的,
你体会到了吗?其实爱、恨往往只是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爱不仅要懂得宽容更要及时,很多事可能只是在于你心境的转变罢了!你懂了吗?
> 当有个人爱上你,而你也觉得他不错。那并不代表你会选择他。
> 你说:你要找一个你很爱很爱的人,你才会谈恋爱。
> 但是当对方问你:怎样才算是很爱很爱的时候,你却无法回答他,
> 因为你自己也不知道。
> 没错,我们总是以为,我们会找到一个自己很爱很爱的人。
> 可是后来,当我们猛然回首,我们才会发觉自己曾经多么天真。
> 如果从来没有开始,你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很爱很爱那个人呢?
> 其实,很爱很爱的感觉,是要在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才能发现的。
> 或许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心目中百分之百的伴侣,
>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你身边会不会早已经有人默默对你付出很久了,
> 只是你没发觉而已呢?
> 所以, 还是仔细看看身边的人吧!他或许已经等你很久罗!
>
>
> 有人说:喝酒的时候,六分醉的微醺感是最舒服的。
> 肌肉可以得到松弛,眼中看到的一切都是可爱的,
> 如果你还继续喝,很可能隔天你会头疼欲裂,全身不舒服,完全丧失了喝酒的乐趣。
>
>
> 吃饭的时候,七分饱的满足感是最舒服的。
> 口中还留着食物的香味,
> 再加上饭后甜点、水果,保持身材和身体健康绝对足够。
> 如果你还继续吃,很可能会肠胃不适、吃太饱想睡觉,完全丧失了吃饭的乐趣。
>
>
> 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爱到八分绝对刚刚好。
> 所有的期待和希望都只有七八分;剩下两三分用来爱自己。
> 如果你还继续爱得更多,很可能会给对方沉重的压力,让彼此喘不过起来,
> 完全丧失了爱情的乐趣。
>
>
> 所以请记住,喝酒不要超过六分醉,吃饭不要超过七分饱,爱一个人不要超过八分
> 喔。
>
>
> 那天朋友问我:到底该怎样做才算是爱一个人呢?
> 我笑着跟他说:其实每个人的爱情观都不一样,说对了叫开导,
> 但就怕说错反倒变成误导那就糟糕了!
>
>
> 如果他也正在为爱迷茫,或许下面这段话可以给你一些启示:
> 爱一个人!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
> 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体谅;
> 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
> 是慰问,而不是质问;是倾诉,而不是控诉;是难忘,而不是遗忘;
> 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是为对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对方诸多要求;
> 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费;可以随时牵手,但不要随便分手;
> 如果你都做到了,即使你不再爱一个人,也只有怀念,而不会怀恨。
>
>
> 你懂得如何去爱了吗?试试看吧!
>
----
別
---- 钻石黄老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