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ing5008(彼岸风)
整理人: clove(2002-05-22 14:26:12), 站内信件
|
(一)
“大峨两山相对开,小峨迤逦中峨来,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时值深秋,一袭薄雾像缎带一样萦绕着色彩斑澜的峨嵋山,使雄奇峻美的高山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闲愁。在峨眉山中神水阁旁,有一个美妙的景致叫做“歌凤台”,传说中楚狂陆通夫妻,漫游名山大川之后,定居于峨眉山,这歌凤台就是他们结过茅庐的地方
这里有一汪清晰的池水有如明镜,此时,在秋色中映照出一位韶华少女的皎好面容,但这一池秋水似也不如这少女的眼波这样愁意袭人。
这少女姓郭,单名一个襄字,乃大侠郭靖和女侠黄蓉的次女,有个外号叫做 “小东邪”。她一袭紫衣披身,手扶短剑,正坐在歌凤台的池水边发呆。
池水里面有好多池鲤,每日你追我逐地游嬉于郭襄的面前,快乐无忧,自有一番快乐和境界。
过去本有一只大鹰盘旋其上不时到池中捉鱼,但一次抓鱼时,被小东邪用石子打伤了爪子,不仅救了那鱼儿一命,而且这池水中的鱼儿就从此再没有天敌来此骚扰了,所以日渐肥腴欢快。
尤其那条被郭襄救起的鱼,虽被鹰爪折断左鳍,但丝毫未影响它修长的体态和敏捷的速度,尽管体存残障,却在鱼儿中倍显超群脱俗,与众不同。每日小郭襄坐到池水边的时候,这条鱼而必伴之左右,以优雅的泳姿在少女身旁翩翩起舞,似为一解郭襄心中及眉头的忧伤。
郭襄出于名门之后,家父母名满天下,加上郭襄聪明可爱,于是自幼遍识天下英雄,养成她心高气傲脾性,心中除了杨过之外再装不下其他男人。自杨过与小龙女携手天涯后,郭襄心灰意冷,决意了却了红尘俗世之念,自此她云游天下,遍访名山大川,终被她看中了峨嵋名山,立志想把一生用于研习武学之上,不再生一丝俗世杂念。
但无奈她必竟是一涉世不深的少女,心扉一动,再难闭锁得上,杨大哥的样貌怎么也挥之不却。因此每日修武之余,她总在这歌凤台的池水边呆呆地坐上两个时辰,不知不觉山中树叶由绿变黄,再复落下,似在转瞬之间但已过了月余。
(二)
郭襄因欲远离俗世,为此她在峨嵋崇山峻岭之中觅得修武之处亦是隐秘非常,蜀道本就难行,加之需涉险河攀绝壁,因之即使有人知道,没有相当功夫的人也到不了她的居所。
日子久了,每日少食人间烟火,少了人间的许多生活日常的习惯,日出日落间,和山中生灵一样喝饮朝露、饥餐野果山珍,郭襄不仅脾性与过去有了较大的不同,甚至被她悟出了生命和自然界的另一道理来。
从懂鹿鸣鸟语之始,郭襄已像山中精灵一样对峨嵋山的一切了如指掌。于是,每日的歌凤台前的池水边不再是最初的静心独处,而是开始了和山水、鱼儿的真正交流。
当郭襄了悟这一切时,郭襄开始关注那条断了左鳍的鱼,这一切仍然开始于郭襄修武后来到水池之时,那鱼儿摆着尾游了过来。郭襄记得这条鱼,因为它断了左鳍,这是很修长健硕的一条鱼,应该算是一条美鱼,断鳍有点影响了判断方向,让她的身体在游泳时有点向右倾。
更奇怪的是,郭襄发现,它眼中不似被普通鱼那样的毫无表情,坚定而湿润,非常熟悉的眼光,但郭襄看了好久亦不知在何处相识,对此郭襄认为,鱼可能未变,变得只是自己心态而已。
生活在世外,郭襄知道,鱼和人其实很像,只不过是活在两个状态中的生物而已,如果从生命的境界上看,人并不一定比鱼高级。
所以在关注中,郭襄发现这条鱼很美,如果用更贴切的词语形容,可以说是很英俊。这样的话在郭襄的眼里是不容易说的,因为见多了英雄好汉的小东邪,实在找不到能接受这样的比喻的生物。
这样的生物在人中有,叫杨过,所以杨过被人称为人中龙凤;但对于这条鱼,郭襄也这样来说:“鱼中龙凤。”
在郭襄返回山中的时候,这条断了左鳍的鱼有了一个名字“杨过”
(三)
郭襄在池水边静坐两个时辰的习惯没有改变,不多不少,只是两个小时。虽然如此,她的眼波不似过去那样忧愁和迟滞,这些改变可能是有了那条叫杨过的鱼。
鱼儿很开心,每天早于郭襄在池中等候,郭襄未到池边的时候已能听到鱼儿用尾打出的水花声,在郭襄坐到池边时,它就会像个石头鱼一样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像高手入静,甚至像觉远入定时一样。然后,它开始用湿润的眼睛凝望着郭襄,不时摆摆它的右鳍,然后开始在池中起舞蹈,像右倾着的舞蹈。
郭襄看着欢快的鱼儿,忽然心中莫名的一酸,鱼儿就在水中,近在咫尺,却似远在天涯,竟不能用手触碰,就连名满天下的少年英雄也无奈之极。想到此,郭襄霎时眼泪涌满了眼眶,无语凝噎,楚楚动人。
这样的状态维持了好久,直到一在被两位不速之客来到了歌凤台前。
这日,郭襄正在池前静坐,忽然两名大汉大笑地奔跃而至面前,其中一人见到郭襄即高声叫到:峨嵋山中竟有如此美色,不枉咱兄弟来此一趟。
郭襄见这两人面色不善,本就不似正派中人,心中已是不喜,听此人一语后更知是非奸即盗之人,于是面色一冷,手持短剑缓缓站,看也不看二人。
哪里来的不晓事的人,大呼小叫不要惊了我池中的鱼儿。
二人见襄貌若天仙且气度不凡,不禁一呆。但这二人必竟是江湖中成名的人物,久经风浪,是内外兼修的武学高手,且这山中再无第四人,为此呆后即心生恶念,刚才狂笑那人又对着郭襄说:小姑娘,俺兄弟二人不但要吃了你的鱼,还要吃了你的人,看你能怎地。
此二号称蜀中双雄,早些年也是江湖成名人物,自创八十一式龙虎掌,亦折了不少好汉的名头,因做恶太多与丐帮帮主北丐洪七公结了梁子,被逼入了关外,近日听说七公已死,加之功夫也日渐深厚,遂重返江湖,此次入关,亦大有在中原武林中扬名立万之心,哪会把一个芳龄少女看在眼里。
屡屡爆粗之人是弟弟,叫邓虎,最好女色。他还待继续说一些污言秽语,郭襄却忽然来到他面前挥手打了他二记耳光,邓虎门牙当时被打掉了几颗,脸也肿起了老高,等邓氏兄弟反应过来的时候,郭襄已跳回原地抱袖而立,好像和她一点关系都没有一样。
这个措手不及的两记耳光不仅让邓氏兄弟颜面尽失,决意不顾江湖规矩合手杀了这个小 姑娘。
二人色心已消,恶念兀生,手下再不客气,咆哮着跳上前去,施展了他们浸淫多年龙虎掌最凶猛的杀招。这二人在关外果未虚度,掌声舞动起夹带着阵阵掌风,绝非小可。
郭襄刚才一招得手,心有自得轻敌之意,没想到这二人不仅无耻,而且手下功夫的确不弱,一时之间就落了下风,连接着险象环生。
(四)
歌凤台前急的绝不只是郭襄,池中那条叫杨过的鱼更是用力地拍打着水面,恨不得能上到岸上帮忙,看到郭襄腹背受敌,落了下风,鱼的眼睛更加湿润了。
但郭襄必竟是大侠郭靖之女,虽内功修为较弱,但所用的招术皆是黄蓉量身度定的,精妙天下无人能及,倒弥补了功力的不足。逐渐缓解了劣势,跳出了龙虎掌风之外,慢待看明白了他们拳势来处,再谋对策。”
只见邓龙一掌向郭襄面部打来,却被郭襄料到,用食指指向其劳宫穴,他一迟疑,但时机一纵即逝,这招“鹿死谁手”东奔西走,招招抢先,古语云“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岂是 犹豫得的?
郭襄左掌一回右一旋,已转到了敌人身后,用力朝其大椎穴上一推,顿时把邓龙打得喷血扑地。但郭襄到底功力不足,狠斗多时,此时已有疲惫,见一得手心中急于求胜,却把身后空档留给了邓虎,被邓虎打到肩上,喉咙一甜,一口血差点喷出。
此时,那条鱼忽然跃起,发出一声大响,在空旷之地亦是惊人,邓虎疑是郭襄同伴,猛一回头,被郭襄挥剑斩断了一只手臂,登时昏死过去。
邓龙已醒,见到此情景,被惊地肝胆尽碎,雄心顿失,向郭襄跪地哭泣求饶,郭襄此时不意多伤性命,挥手让其扶弟拾臂而逃。
见二人远去,郭襄再也支持不住,一口鲜血喷出,人也昏到于地。
( 5 )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郭襄苏醒过来,感到头痛胸闷口喝异常,她挣扎向池边爬去,但还未碰到了池水就又昏了过去。
河里那条叫杨过的鱼儿在池水边焦急地游着,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交手,它也很疲惫,但它仍然开始不断地跃起,用迸起的水花滋湿着昏倒的小东邪。只见这鱼儿先潜入深水,然后迅速窜向水面,在临近水面的一瞬,忽然将身体缩成弓型,再猛然弹起,一跃就是一尺多高,落下时,鱼儿将身一侧,把水花迸溅到郭襄的身上。
郭襄虽身受重伤,但有其父母亲传的神功护体,终究无性命之虞,在清凉的池水的激迸之下,她终于恢复了一点体力,郭襄挣扎地坐起身来,惊见紫衣已湿了大半。此地除了池里的鱼儿再无一点声息,加之池鲤跃起助郭襄击退强敌,想到此,郭襄已明白了大半。
这时,那条叫杨过的鱼儿已气息奄奄,侧飘在池畔的石下,正直直地盯着郭襄,但见郭襄无事,鱼眼盈泪,精神一抖,复又将尾摆动一下。见到鱼目中满怀的执着,郭襄心中一动,猛然想起这就是杨过的眼神,不由得心中顿生万般柔情,再见这侠义的鱼儿为自己累至如此,郭襄不由得心若刀割,挣扎地将鱼儿捞至深水中,至深夜,看着鱼儿逐渐恢复生气,郭襄始放下心来。
峨嵋山风轻拂,树影婆娑,满天的星斗围绕着皎月,遍洒着如水的凉意。
居处是回不去了,郭襄索性在此用杨过教她的九阳神功打座疗伤,不多时,周身渐热,功力已恢复了七八成左右。此是鱼儿仍像护法一样,在池边不停地游着,一丝也没有怠慢之意。
郭襄运功完毕,躺在大石上静观星空,心中久难平静。
一条鱼儿竟胜似世界多少英雄人物,在不同的生物圈中都是个中翘楚,在无穷大的自然界中岂是其他污浊之物可以企及。即使在人中,其侠义之心只有自己的父母和杨过大哥才能与之想比,这鱼儿也失左鳍,和杨过一样显得另类不群,卓而不凡。
想到此,郭襄柔肠百转,不由得再次望向水池,见这白日里极透沏的水变得黝黑异常,透着相当的神秘,也许只有这样的水才能培养出胜似常人的灵鱼。鱼儿还那游着,但身形已无滞涩,仍然是那样的洒脱率性,潇洒非常。
郭襄逐渐喜欢上了这条小溪,每日此时一到,心中就焦燥异常,但到了池边,心头就像有一只小鹿在乱蹦,听到鱼儿在池水边拍打的响声,更是欢快的要唱出歌来。
随着每天的相依相伴,郭襄发现这条鱼儿的一屈一张,都带有极难参详的武学招式,女孩家习武,内力修为总略逊男子一筹,但郭襄在鱼游中悟出,可用鱼儿徊游之力化解水的阻力,在强大的内力中穿行自如是为大成,于是郭襄目视池中,与鱼儿同舞蹈,日久四肢百赅无不舒适,不知不觉中内力已然大增。
为了报答鱼儿,郭襄曾经带来一些蚊虫到此投食,但那鱼儿也自倔强,根本不屑一食,始终以池中千年绿苔及苔上结露而果果腹,让郭襄敬重之心日盛。
一日,郭襄遍采峨嵋山中百余中鲜花,连夜精心做了一只小小的花环准备送与鱼儿,羿日小东邪蹦跳着来到了池边,因听不到熟悉的拍水声,郭襄心急异常,匆忙来到池边,果不见灵鱼,千呼万唤亦无反应,想来一定出了事情,急得郭襄泪流满面。呆坐多时,心肝皆碎,啜泣不已,想自己真是命苦,虽出身名门,但世间却难寻知已知音,仅有杨过和鱼儿又离已而去,自己的命却是恁般之苦,怎不泣之不已。
郭襄正自万念俱灰之间,忽听水面一声熟悉的响声,鱼儿娓娓游来。郭襄不禁恼羞成怒,抹干眼泪,一跺脚就欲转身离去。但见那水声更急,念头一转,想鱼儿一定不是故意失约惹自己生气。
果然,那鱼儿口衔一翠色碧玉,正艰难游向池边,口角已有斑斑血迹。山中之玉得天地灵性,最是辟邪去灾,郭襄已知鱼儿苦觅物件送已,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才把这块玉弄来,郭襄心痛异常,不由得抢上前去,用双手抚摸着鱼儿,有种恍若融世之感,双眼顿时盈满了幸福的泪水……
生命得乎鱼儿,技长得乎鱼儿。郭襄悟透天地灵性,解读开了生物之间的关系,最终融入自然,放弃俗世之情,郭襄终爱上一条相邻的生物:那条叫杨过的鱼儿,之后与鱼儿相守一生,并在峨嵋山上开宗立派,将与鱼儿共创之功发扬光大,形成了与少林武当齐名的一大名派,郭襄亦成为世间女子再难超越的一代宗师。
----
过来过来,让俺弹一个“脑崩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