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医学保健>>外科>>原骨科版精华区>>民间错误认识(三)——“风湿”

主题:民间错误认识(三)——“风湿”
发信人: yeongsw(独孤一味)
整理人: coolmanx(2002-05-08 11:49:47), 站内信件
               民间错误认识(三)——“风湿”
    很多在风雨天出现关节疼痛的广东患者来诊时,都会向医生咨询:自己是否得了风湿。每次我都得向患者再三解释,这里我简单说说“风湿”。
    西医的“风湿”正确应叫“风湿病”,广义又称为“风湿性疾病”。其中,狭义的风湿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只由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最重要的继发疾病是风湿性心脏病。由此可知,风湿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如果关节损伤没有伴皮肤破损,尤其是开放性骨折损伤,是可以湿水的,而且关节的急性扭伤后以冰或冷水湿敷是可以减少其肿胀的。当然,如果有皮肤破损,是绝对不能湿水的,以减少各种细菌感染的机会。经过各国专家三番数次的争讨,最终还是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性关节炎等都归到风湿病里,而称之为“风湿性疾病”。当中,每个具体的疾病都有其国际诊断标准,此不赘述。详细可参考我国权威之一的张乃峥教授之《风湿病学》(1999,名字好象是这个,~O~)一书。
    中医的风湿,乃广义的风湿。中医有云:风寒湿三气杂至成痹。痹证故分为:行痹(因风邪)、痛痹(因寒邪)、着痹(因湿邪)、热痹(因热毒)及尪痹(因肾虚阳微)几种分型。所谓之“风湿”,可以说是行痹、痛痹及着痹,但现临床实际上以夹杂多见,故不这样具体分型,更不会称风湿,而称“痹证”。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古人认识很有限,所以“风、寒、湿”三邪实际不是简单的风、寒、湿,而是更大的范畴。很多人理解为:关节损伤未好之前湿冷水就会风湿。现在看来,这是错误的认识。当然中医认识久居潮湿环境的易“风湿”,但每种科学理论必须有令人信服的数据作支持,至今本人没找到该方面的流行病学分析资料,故不敢武断下定论。
    至于为什么风雨天出现症状加重的原因,要具体疾病具体分析。从生理角度分析,风雨天气温下降较快,受寒或损伤局部血管收缩,血供减少所致疼痛是一大原因。所以强烈建议患者要注意局部保暖,不要“要靓不要命”。
    治疗方面就可以写至少10万字的书,故这里不提了。
    从中、西医理论分析后得知,要得“风湿”,其实也是很困难的,所以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拿埋就风湿”。


----
——“喂……阿珍呀?我係田鸡啊。哩廿年嚟我有啲嘢一直想同你讲,其实……我爱你。”
——“唔好意思。我唔係阿珍,我係阿强啊。”
——“呀……唔……好意思阿……阿强,麻烦你将唵先戈啲嘢讲俾你老婆听吖。”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