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uegao_xing(雪糕)
整理人: 1101234(2002-04-19 14:48:49), 站内信件
|
目击:电脑洋垃圾流进中国以后
2002-02-26 16:44 《电脑报》 记者 戴小龙/(电脑报)
--------------------------------------------------------------------------------
编者按:电脑垃圾村的情景让人想起前几年多次曝光的洋垃圾事件。向环保意识淡薄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废旧电脑成了不法商人一桩盈利极高的生意,这些垃圾所带来的危害更甚于单一的环境污染。中国不是倾倒电脑垃圾的场所,为对消费者负责,为对子孙后代负责,电脑垃圾的处理应该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了。
台州是浙江省一个普通的沿海城市,这里每年八九月份都要经受猛烈的台风侵袭,“台州”地名由此得来。近几年来,台州最有名的并不是台风,而是电脑洋垃圾。虽然国家三令五申禁止进口电脑洋垃圾,但时至今日,这里很多乡镇依然在处理电脑洋垃圾。接到读者提供的线索后,本报记者于2002年2月19日来到台州地区的一个颇具规模的电脑垃圾处理中心——温西乡,对此事进行了实地暗访。
电脑垃圾处理村
在浙江台州处理电脑垃圾的行业十分兴旺,这是一个公开秘密。关于这个行业的兴起,广为流传着这样一个发财故事:六七年前,台州人刚开始做洋垃圾生意,洋垃圾是装在集装箱里出售给买家的,当时的规矩是买家只能通过一个小口看货。一位买家大胆把一整箱货“吃”下来,打开一看,是一整集装箱的寻呼机机芯。在给机芯加了新外壳后,幸运的买家一下子就赚了一二百万元。这个故事在当地迅速流传开来,极度刺激了当地人。当记者春节后赶到台州时,这里的电子垃圾处理业已成规模了。
堆在房屋前的垃圾---显示器
从事这一行已经三年多的周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台州电脑洋垃圾货源主要来自于美国、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这几个地方。很多运送此类物资的货轮都不挂自己的旗帜,往往挂着柬埔寨这些小国家的旗帜。
台州周围大大小小的港口为洋垃圾的进口带来了便利,椒江港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在椒江港专门卸载洋垃圾的三号码头,记者看到机械臂从船上一把把抓下来的废旧物资堆满码头,硕大的港口码头,堆得连插脚的地方也没有。码头旁停着远洋货轮,而据当地人说,几乎每两天就有这样一艘远洋货轮运来“废旧物资”。
台州市海关监管科的一位姓潘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进口的废旧物资的批文都是由国家环保局下发的,一次批下五千、一万吨不等。不过一些不法商人钻空子,在废旧钢铁里夹杂各种洋垃圾进来,废旧电子零件在其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国家环保总局固体司的彭先生告诉记者,国家只允许进口种类极少的废旧物资,如废钢材、废纸等,其中并不包括电子垃圾,国家从未给进口电子垃圾下过批文,台州出现的情况属于夹带走私。
据当地环保局的一位工作人员称:“废旧物资”都应该集中处理。但在靠近海岸的温西乡桐山村里,记者看到一块篮球场般大的空地上,堆满了废旧电子垃圾,旁边是两只刚卸空的集装箱,村子里弥漫着一种难闻的味道。记者走近仔细查看,这堆废旧电器种类繁多,电脑、电话机、摄像机……有的明显地损坏了,但有的看上去还很完整、很新,甚至还有包装。记者随手捡起一个大盒子,看到上面写着由美国寄往中国台湾的字样,还贴着查无此人的邮局标签,这是一个来自中国台湾的无主邮件。记者拆开盒子一看,里面是一只小型的打印机,型号老了,但机器还是崭新的。
村中二三十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都堆满了废旧电脑,小到硬盘、软驱,大到机箱、显示器。当记者走过其中一家院子旁时,闻到了一股强烈的酸味。低头一看,就在记者经过的路边,露天摆着一盆盆王水(浓硝酸、浓盐酸的混合溶液),在不停地冒着黑泡。这让记者不寒而慄,如果刚才不小心踩下去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
|